《次韵沈长官三首》
时间: 2025-01-01 15:45: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沈长官三首
苏轼
家山何在两忘归,
杯酒相逢慎勿违。
不独饭山嘲我瘦,
也应糠核怪君肥。
男婚已毕女将归,
累尽身轻志莫违。
闻道山中食无肉,
玉池清水自生肥。
造物知吾久念归,
似怜衰病不相违。
风来震泽帆初饱,
雨入松江水渐肥。
白话文翻译:
家乡在哪里,我已忘记归去的方向。
在酒杯相逢时,希望你不要违背约定。
不仅是饭山在嘲笑我瘦,
也应该有糠核在埋怨你太胖。
男儿的婚事已经完成,女儿也将归来,
身心都已轻松,不必违背自己的志向。
听说山中没有肉食,
清澈的玉池水自然也能养肥。
造物知道我久已思念归乡,
似乎怜悯我这衰弱的病体而不相违背。
风一来,震动了泽水,船帆开始鼓起,
雨一入松江,水流渐渐丰盈。
注释:
- 家山:指家乡。
- 两忘归:忘记了归途。
- 杯酒:酒杯,表示朋友间的聚会。
- 饭山:指山中食物,饭指米饭。
- 糠核:指米饭外的糠和核,象征贫瘠。
- 男婚女归:男儿婚事已成,女儿也将离去。
- 累尽身轻:身心都感到轻松。
- 玉池:指清澈的水池。
- 造物:自然神灵或上天。
- 衰病:身体虚弱或生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风波与个人奋斗,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清新,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次韵沈长官三首》是苏轼在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惜。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反映出他在时局动荡中的从容态度。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沈长官三首》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友谊深厚的情感。整首诗在意境上饱含了对归乡的渴望,诗人以“家山何在两忘归”开篇,表达了对故乡的迷惘和对生活的反思。诗中通过“杯酒相逢慎勿违”展现了与朋友相聚的温暖与真诚,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义。
在对比中,诗人用“饭山嘲我瘦,不独糠核怪君肥”表现了对生活的幽默与自嘲,反映了对身材的调侃,更深层次地隐喻了对人生起伏的理解。随后,诗人提到男女婚事的变化,表现出生活的无常与转变,传达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最后,随着自然景象的描绘,“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诗人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映衬自己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调轻松,却又饱含哲理,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才华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山何在两忘归:开篇即表明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淡薄。
- 杯酒相逢慎勿违:强调与友人交往时的重视与诚挚。
- 不独饭山嘲我瘦:通过对饮食的描写,表现自我调侃与幽默。
- 也应糠核怪君肥:暗示对他人境况的反思与理解。
- 男婚已毕女将归:指出生活的阶段性变化,男女之间的关系转变。
- 累尽身轻志莫违:强调身心的轻松与人生理想的追求。
- 闻道山中食无肉: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富饶形成对比。
- 玉池清水自生肥:表达了自然环境的自给自足,象征生活的美好。
- 造物知吾久念归:表明了对自然及命运的感悟。
- 似怜衰病不相违:表现出对自己状况的接受与理解。
- 风来震泽帆初饱:通过自然现象展现个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 雨入松江水渐肥:描绘自然景象,暗喻生活的富足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相联系,增强诗的意象。
- 对仗:如“闻道山中食无肉,玉池清水自生肥”,体现了工整的语言美。
- 拟人:自然界的变化如风和雨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友谊与人生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活的乐观与积极向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山:象征根与归属,表达思乡情。
- 杯酒:代表友谊与相聚,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饭山、糠核:象征生活的丰盈与贫乏,引发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 玉池:清水象征纯净与自然的富饶。
- 风、雨:自然元素,象征生活的变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的《次韵沈长官三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爱情的追求
C. 对战争的反思 -
诗中提到“杯酒相逢”,这句话主要强调了什么? A. 饮酒的乐趣
B. 朋友间的信义
C. 饮食的丰盈 -
“男婚已毕女将归”中“男婚”指的是什么? A. 男性的婚事完成
B. 女性的归来
C. 家庭的和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所不同,苏轼更注重生活的哲理与人际关系,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美感。
- 李白 vs 苏轼:李白的豪放与奔放与苏轼的洒脱与深思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