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清叟秀才》
时间: 2025-01-17 09:5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郑清叟秀才
风涛战扶胥,海贼横泥子。
胡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
问君奚所欲,欲谈仁义耳。
我才不逮人,所有聊足己。
安能相付予,过听君误矣。
霜风扫瘴毒,冬日稍清美。
年来万事足,所欠惟一死。
澹然两无求,滑净空棐几。
白话文翻译:
风浪激荡,海盗横行;
为何要冒着风险,来此逗笑呢?
我问你想要什么,你说想谈仁义。
我才不如你,所知所能也只是自足。
怎么能把这些事交给我,听你误解太多了。
霜风扫除瘴气,冬日稍显清美。
这些年来,心中所愿已足,唯独欠缺一死。
心态淡然,无所追求,身心如空灵般洁净。
注释:
- 扶胥:指扶余的水,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意指波涛汹涌的水域。
- 海贼:指海上的盗贼,象征混乱和危险。
- 仁义:儒家思想的核心,指仁爱和正义。
- 澹然:形容心境淡泊宁静。
- 滑净:指身心清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词作,也有细腻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中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洒脱心态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仁义”的追求与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赠郑清叟秀才》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以风涛和海贼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外部环境的动荡与危机,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随后,通过对话的方式,诗人质疑对方对仁义的追求,流露出对自身才能的谦卑认知。此时,诗人不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心态的平和与内心的充实。
在冬日的寒风与瘴气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唯有“死”是确实的归宿,而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不求”,在这一点上,诗人展现了超然的境界。诗中每一句都蕴含着对人生真谛的深思,既有对社会的洞察,也有对自我的反省,形成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涛战扶胥:描绘了自然的动荡,象征人生中的波折。
- 海贼横泥子:用“海贼”象征社会的混乱与险恶,带出对生存环境的不安。
- 胡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质疑对方为何在如此危险中寻求快乐,暗含对世事的无奈。
- 问君奚所欲,欲谈仁义耳:对“仁义”的追求表示怀疑,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我才不逮人,所有聊足己:自谦地认为自己才华不及别人,强调内心的自足。
- 安能相付予,过听君误矣:否定对方的期望,表明自己的无能为力。
- 霜风扫瘴毒,冬日稍清美: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内心的清明与坚韧。
- 年来万事足,所欠惟一死:感慨生命的充实,唯缺一死的归宿。
- 澹然两无求,滑净空棐几:表达了超然的生活态度,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 对仗:如“霜风扫瘴毒,冬日稍清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和不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对名利的超然和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涛:象征外部的动荡与不安。
- 海贼:代表社会的混乱与危险。
- 霜风:象征寒冷、清醒的心态。
- 冬日: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风涛”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外部的动荡
C. 人生的理想
D. 友情的温暖 -
“欲谈仁义耳”中“仁义”指的是什么? A. 财富与名声
B. 仁爱与正义
C. 权力与地位
D. 快乐与自由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超然淡泊
C. 愤世嫉俗
D. 忧国忧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赠郑清叟秀才》更倾向于内心的反思与哲思,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情与对生命的欢愉追求。两者虽同为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各异,彰显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