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苏州席上作)
作者:苏轼
一年三度过苏台,
清尊长是开。
佳人相问苦相猜,
这回来下来。
情未尽,老先催,
人生真可咍。
他年桃李阿谁栽,
刘郎双鬓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每年三次来到苏台,清酒已斟满杯。
美人相问却是苦于相互揣测,
这次来此,似乎还有未尽的情怀,
可老天却催促我早早归去。
人生真令人感到可笑,
将来桃李盛开,又有谁来栽培?
只见刘郎已是双鬓斑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苏台:指的是苏州的台,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环境。
- 清尊:清酒的酒杯。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相问:互相询问。
- 情未尽:情感尚未表达完全。
- 老先催:老天催促我早早离去。
- 咍:可笑、可悲的意思。
-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美好的前景。
- 刘郎:指的是诗人自己,带有自嘲色彩。
典故解析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指桃李树不言语,然而因其果实甜美,自然有人来采摘,暗示美德会自有其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的风波与个人的磨难,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杭州期间,表现了其对人生无常、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诗中通过对饮酒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逝去的忧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阮郎归(苏州席上作)》通过描绘每年三度来苏州的情景,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清尊长是开”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气氛,仿佛是一次愉快的聚会。然而,随之而来的佳人相询却让人感到了一种微妙的距离和猜疑,似乎在隐喻着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捉摸。
“情未尽,老先催”一句,突显了人生的无奈与时间的紧迫,诗人在欢聚中却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在这里,苏轼用“人生真可咍”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对青春易逝的惋惜。
最后两句“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则是一种自我嘲讽与反思,暗示着未来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在此提醒自己,虽然曾经的风华已逝,但仍应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年三度过苏台:每年我会三次来到美丽的苏州。
- 清尊长是开:清酒已经满满地斟在杯中。
- 佳人相问苦相猜:美人相互询问,却苦于不知彼此的真实情感。
- 这回来下来:这次来此,似乎还有话未说完。
- 情未尽,老先催:情感尚未表露,老天却催促我早早归去。
- 人生真可咍:人生真是令人感到可笑与无奈。
- 他年桃李阿谁栽:将来桃李盛开,又有谁来栽培呢?
- 刘郎双鬓衰:刘郎(指自己)已是双鬓斑白,感叹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桃李”象征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时间与人生拟人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与离别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以及对未来无常的深思,展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成熟与豁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尊:象征饮酒的欢愉与洒脱。
- 佳人:美好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象征。
- 桃李:未来的希望与美好前景的象征。
- 双鬓衰:时光流逝、青春逝去的象征,令人感到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每年几次过苏台”?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
“情未尽,老先催”意指什么?
A. 情感已尽
B. 时间紧迫
C. 感情美好
D. 未来美好 -
刘郎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自己
C. 家人
D. 佳人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水调歌头》更强调对理想与理智的追求,而《阮郎归》则更注重对人际情感的细腻描绘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