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梦楼同年出守临安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1:16:38

惜别翻愁聚,重逢在几年。

兰交风谊重,杏籍姓名传。

徵逐人三五,分携路八千。

升庵遗韵在,花髻说前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梦楼同年出守临安 其三 毕沅 〔清代〕

惜别翻愁聚,重逢在几年。 兰交风谊重,杏籍姓名传。 徵逐人三五,分携路八千。 升庵遗韵在,花髻说前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离别的时刻,反而担心再次相聚;重逢的日子,不知还要等待多少年。我们的友情如同兰花般纯洁深厚,我们的名字在杏园中传扬。虽然我们只是三五好友,但分别的路途却有八千里之遥。升庵的遗风依然存在,花髻的故事讲述着前贤的事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惜别:舍不得离别。
  • 翻愁聚:反而担心再次相聚。
  • 兰交:比喻纯洁的友情。
  • 风谊:风度和情谊。
  • 杏籍:指科举考试的名单。
  • 徵逐:追逐,这里指交往。
  • 分携:分别。
  • 升庵:指明代文学家杨慎,号升庵。
  • 遗韵:遗留下来的风韵或风格。
  • 花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髻,这里可能指代前贤的女性形象。

典故解析:

  • 升庵遗韵:指杨慎的文学风格和影响。杨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和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毕沅(1730-1797),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清代著名学者、诗人。他在文学、历史、地理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尤其以诗文著称。这首诗是毕沅为送别同年王梦楼出守临安而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梦楼即将出任临安知府时所作,毕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惜别翻愁聚,重逢在几年”一句,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又透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忧虑。“兰交风谊重,杏籍姓名传”则进一步以兰花喻友情,以杏园喻名声,强调了友情的纯洁和名声的传扬。最后两句通过对升庵遗韵和花髻的提及,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惜别翻愁聚,重逢在几年: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忧虑。
  2. 兰交风谊重,杏籍姓名传:以兰花喻友情,以杏园喻名声,强调了友情的纯洁和名声的传扬。
  3. 徵逐人三五,分携路八千:虽然只是三五好友,但分别的路途却有八千里之遥,突出了离别的遥远和不易。
  4. 升庵遗韵在,花髻说前贤:通过对升庵遗韵和花髻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交”比喻纯洁的友情。
  • 对仗:如“惜别翻愁聚,重逢在几年”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通过离别与重逢的对比,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交:纯洁的友情。
  • 杏籍:名声的传扬。
  • 升庵遗韵:前贤的文学风格和影响。
  • 花髻:前贤的女性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兰交”比喻的是什么? A. 纯洁的友情 B. 名声的传扬 C. 离别的遥远 D. 未来的不确定

  2. “升庵遗韵在”中的“升庵”指的是谁? A. 毕沅 B. 王梦楼 C. 杨慎 D. 李白

  3. 诗中“惜别翻愁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不舍 B. 对重逢的期待 C. 对未来的忧虑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 王维《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离别时的哀愁。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毕沅的这首诗都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但李白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而毕沅则更多地通过友情和对未来的思考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毕沅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杨慎诗选》:收录了杨慎的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升庵遗韵的风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