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萧寺探梅》
时间: 2025-01-19 15:5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下笛 萧寺探梅
作者:陈洵(清代)
罢酒园亭,飞空素月,镜边闲客。
逡巡梦迹。翠羽啼春无极。
带风篁泉石自凄,小庭路钥幽径仄。
算何郎渐老,东风多事,旧情难觅。
当时俊赏,问蝶粉蜂黄,顿成疏隔。
佳期又晚,坐对依然携笛。
想银屏自温暖岁华,麝篝护被欢正忆。
怎教人,为说苍苔破屐浑耐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月光下,我告别酒宴,走到园亭中,仰望着明亮的月亮,镜子边的闲适客人。
我徘徊在梦的痕迹中,春日的翠羽鸟无尽地啼叫。
微风吹拂着竹林和泉石,凄清的气氛中,小庭院的路口狭窄而幽静。
不禁感叹,昔日的少年已渐渐老去,东风吹来烦恼,旧情难寻。
曾经的美好时光,如今已成回忆,问询那蝴蝶、蜜蜂,竟然变得疏远。
佳期已晚,我依旧坐在这里,手中握着笛子。
想起那温暖的银屏岁月,麝香的篝火也在温暖着被子,欢愉的时光正萦绕在心头。
可怜的是,这苍苔和破屐,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岁月变迁呢?
注释
- 罢酒:指喝完酒,结束宴会。
- 飞空素月:明亮的月亮在空中。
- 镜边闲客:指在镜子旁的悠闲客人,象征静谧和孤独。
- 翠羽啼春:春天里,翠色羽毛的鸟儿不停地鸣叫。
- 带风篁泉石:春风吹动竹子和流水石头,描绘环境的宁静。
- 算何郎渐老:感叹自己渐渐变老的感慨。
- 旧情难觅:旧日情感难以再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常常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某个宁静的夜晚,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感慨时光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通过对月下笛声和梅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旧情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人以“月下”开篇,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落,清风徐来,令人神往。随后,通过对庭院、鸟鸣、春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然而,诗人在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象中,却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旧情的难觅,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诗中的“苍苔破屐”更是将岁月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罢酒园亭 - 结束酒宴,走出亭子,开始思考。
- 飞空素月 - 明亮的月光映照,带来孤独的美感。
- 镜边闲客 - 自然和人相映成趣,显得静谧。
- 逡巡梦迹 - 在梦影中徘徊,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翠羽啼春无极 - 春天的鸟鸣无止无休,象征生命的延续。
- 带风篁泉石自凄 - 自然的景色与心情相互映照。
- 小庭路钥幽径仄 - 小庭院的狭窄,象征了人生的局促。
- 算何郎渐老 - 反思自己的衰老,岁月的无情。
- 东风多事 - 东风带来了烦恼,暗示生活的艰难。
- 旧情难觅 - 旧有的情感难以找回,令人伤感。
- 当时俊赏 - 回想往昔的美好,感到无奈。
- 问蝶粉蜂黄 - 与自然的生物对话,想起曾有的亲密。
- 须成疏隔 - 现在的疏远与隔阂。
- 佳期又晚 - 美好的时光已晚,失去了机会。
- 坐对依然携笛 - 坐下来仍然握着笛子,象征坚持与怀念。
- 想银屏自温暖岁华 - 回忆温暖的岁月,心中充满思念。
- 麝篝护被欢正忆 - 甜美的回忆包围着自己。
- 怎教人 - 反问他人,表达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孤独的情感。
- 拟人:春风和鸟声被赋予生命,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带风篁泉石自凄,小庭路钥幽径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旧情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春鸟:代表生机与活力。
- 庭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苍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空素月”描绘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A. 细雨
B. 明亮的月光
C. 烈日
D. 黄昏 -
“旧情难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怀念与惋惜
C. 恐惧
D. 喜悦 -
诗中提到的“苍苔破屐”象征着什么? A. 新生活
B. 年轻
C.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D. 快乐的回忆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月光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亲情的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在月光下的思念中更为浓烈,情感直接而热烈。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