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愿在发而为泽
罗帏梦觉孤衾冷。
绿云斜拥珊瑚枕。
强起翠鬟偏。
梅花点额前。
堆鸦香泽溜。
双燕钗头斗。
影破海棠枝。
蜂窥蝶又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罗帏的梦中醒来,孤独的被褥冰冷。
翠绿的云彩斜斜地拥抱着珊瑚色的枕头。
强行起身,翠绿色的发髻偏向一边,
梅花点缀在额头前面。
堆积的香气如同淡淡的水流,
双燕在发钗上争斗。
影子映破了海棠的树枝,
蜜蜂偷偷窥视,蝴蝶也察觉到了。
注释:
- 罗帏:轻薄的帷幕,指卧室的帷帐。
- 孤衾:孤独的被褥,表明孤单的情境。
- 绿云:形容头发的颜色,或是柔和的云彩。
- 珊瑚枕:指枕头的颜色,如珊瑚般的红。
- 翠鬟:翠绿色的发髻,古代女子的发型。
- 梅花:梅花常象征坚韧和高洁。
- 堆鸦香泽:指香味如水流般轻柔。
- 双燕:两只燕子,象征春天和爱情。
- 影破海棠枝:影子映在海棠树枝上,充满生动的意象。
- 蜂窥蝶又知:蜂和蝶的出现,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森札,生活在清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优雅,常常描绘自然景物与女性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其作品中,常能感受到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词写于吴森札的某个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词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女子的内心世界。开篇以“罗帏梦觉孤衾冷”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着孤独和失落。接下来的“绿云斜拥珊瑚枕”,则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脆弱,形象生动而又含蓄。
诗中提到的“强起翠鬟偏”“梅花点额前”,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妆饰,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她对生活的坚强和对美的追求。随着“堆鸦香泽溜”和“双燕钗头斗”的描写,诗人的笔触转向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生活的希望。
最后,结尾的“影破海棠枝”“蜂窥蝶又知”,不仅是对春天景象的描述,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爱情的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交织的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罗帏梦觉孤衾冷:寂静的夜晚,女子从梦中醒来,感受到被褥的冰冷,暗示孤独的情感。
- 绿云斜拥珊瑚枕:女子的头发如绿云般轻柔,枕头如珊瑚般美丽,描绘了她的娇美和脆弱。
- 强起翠鬟偏:她努力起身,发髻微偏,展现出女子的坚韧和不屈。
- 梅花点额前:梅花的点缀,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 堆鸦香泽溜:香气如水流般柔和,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 双燕钗头斗:燕子的争斗,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爱情的甜蜜。
- 影破海棠枝:影子映在海棠树上,生动的意象引人入胜。
- 蜂窥蝶又知:蜜蜂和蝴蝶的出现,象征着生机与爱情的相互交织。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绿云”“香泽”等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燕子、蜜蜂、蝴蝶等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孤独与美好爱情的渴望,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帏:象征私密与孤独的空间。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爱情。
- 蜂与蝶: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爱情的甜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吴森札
C. 杜甫
D. 白居易 -
“罗帏梦觉孤衾冷”中“孤衾”指的是什么?
A. 被褥
B. 帷帐
C. 梦境
D. 床 -
诗中“梅花点额前”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春天
D. 孤独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的情感与孤独。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理与情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吴森札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反映了各自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