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通书声》

时间: 2025-01-04 07:01:34

勃姑夫妇喜相唤,街头雪泥即渐乾。

已放游丝高百尺,不应桃李尚春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通书声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勃姑夫妇喜相唤,街头雪泥即渐乾。
已放游丝高百尺,不应桃李尚春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老夫妇在街头互相呼唤的情景,随着天气渐暖,雪和泥水开始干了起来。诗人以游丝般的细腻之情描绘出春天的气息,然而他又感叹桃李花开依然受到春寒的影响,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尚未彻底。


注释

  • 勃姑:指老夫妇,可能是特指某对喜庆的老夫妇。
  • 雪泥:指下雪后沾染的泥土,象征着冬季的寒冷和湿润。
  • 游丝:比喻细长的丝线,象征着春天的细腻与柔软。
  • 桃李:桃花和李花,通常代表春天的花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词派为“山谷派”。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在竹间静坐时,夜闻孙元忠博士通书声,受到春天的启发,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通书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的图景,通过对老夫妇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温暖与和谐。诗中“勃姑夫妇喜相唤”,生动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街头雪泥即渐乾”,则让读者感受到季节的转换,冬去春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接下来的“已放游丝高百尺”,则使用了比喻,通过游丝的细腻与柔和,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最后一句“不应桃李尚春寒”则是对春天的期待与忧虑,暗示春天虽然来临,依然存在寒冷的气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与残酷并存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描绘人情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勃姑夫妇喜相唤:描绘老夫妇的亲密关系,象征着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
  2. 街头雪泥即渐乾:反映冬季的结束与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已放游丝高百尺:用游丝比喻春天的气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 不应桃李尚春寒:通过桃李花的盛开与寒冷的对比,表达对春天最终到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游丝”比喻春天的气息,增强了意象的细腻感。
  • 对仗:通过“喜相唤”与“尚春寒”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象征:桃李花象征春天的美好,反映出诗人对时光与生命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着春天的迟缓,暗含对生活中美好与困难的反思。
  • 游丝:代表着春天的细腻与柔软,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勃姑夫妇”指的是:
    A. 老夫妇
    B. 年轻夫妻
    C. 孩子

  2. “街头雪泥即渐乾”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提到的“游丝”象征着:
    A. 繁华
    B. 生命的脆弱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杜甫的春诗:两者均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思考,但黄庭坚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现实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