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中秋二夕,潜岳留饮,同序仔、干夫、寻千、分虎分调》
时间: 2025-01-04 07:4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中秋二夕,潜岳留饮,同序仔、干夫、寻千、分虎分调
作者: 李良年 〔清代〕
白话文翻译:
中秋已经过去,等待潮水的消息。我也乘着小舟趁着风的方向,和老朋友一同剪着稀疏的灯光,拼着醉意,便不去盯着潮水。子城的凉月近在眼前,我故意从檐下窥视,一阵秋声正好吹入。记得在莺边折柳,在蝉声中怀念着人,又听到南飞的大雁一声声。即便不饮酒高卧也无妨,但若辜负了相逢,今宵便是可惜了。
注释:
- 潜岳:指隐秘的山岳,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疏灯:稀疏的灯光,营造出淡淡的氛围。
- 子城: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象征城市的宁静。
- 凉月:凉爽的月光,传达出秋天的气息。
- 莺边折柳:指在黄莺旁边折柳,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怀念。
- 南鸿:南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莺边折柳”,与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相结合,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大雁南飞的意象则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联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良年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佳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及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描绘中秋夜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一幅诗意的画面。诗人在舟中畅饮,和朋友一同享受秋夜的宁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疏灯”、“凉月”等,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共鸣感,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过往的无尽怀念,展示了人性中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秋过了,候波潮消息”:中秋节已过,期待潮水的消息,暗示着对变化的期待。
- “我亦扁舟趁风色”:诗人乘小舟,追随风的方向,表现出一种自由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 “有故人携手共剪疏灯”:和老朋友一起分享这宁静的夜晚,剪灯的动作象征着共同度过时光。
- “拚醉倒,便不看潮也得”:纵情享乐,即便不去关注潮水的变化。
- “子城凉月近,作意窥檐”:凉月映照着子城,诗人故意窥视,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一片秋声恰吹入”:秋风中传来一阵声响,增添了秋夜的气氛。
- “记莺边折柳,蝉底怀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包含着对友人的思念。
- “纵不饮高眠亦何妨”:即使不饮酒高卧也无妨,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态度。
- “但辜负相逢,今宵可惜”:若辜负了这次相聚,则显得十分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月”比喻了秋天的清凉,传达出清新脱俗的感觉。
- 拟人:如“秋声恰吹入”,赋予秋声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意境上形成了良好的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中秋夜的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题围绕着友情、思念与人生的美好瞬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
- 舟:代表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方式。
- 灯:象征温暖与亲密的交流。
- 凉月:寓意清静与深邃的思考。
- 南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凉月”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清凉
- C. 热情
-
“拚醉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追求事业
- B. 享受生活
- C. 忧伤回忆
-
诗中提到的“莺边折柳”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C. 对离别的感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但更多地体现了孤独感,而李良年的《洞仙歌》则是在团聚时的欢乐与对往昔的追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XXX
- 《古诗词鉴赏》 - XXX
- 《诗词的意象与主题》 - XXX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和学习,相信你对《洞仙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