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剑飘零学稼迟,吾侪拾此欲安之。愁怀惯对寒灯话,老态惟应晓镜知。中散不堪长忤俗,陶潜所好每远时。西风落日萍花岸,独立苍茫自咏诗。
白话文翻译:
书剑飘零,学习耕作却已迟暮,我等拾起这些希望能获得安宁。愁苦的心情常在寒灯下诉说,衰老的模样只有镜子能知晓。我对世俗生活无法忍受,所以常常远离陶渊明所喜的那种生活。西风吹拂,落日余晖映照着萍花岸边,我独自站在苍茫的天地间吟咏诗篇。
注释:
- 书剑:指文人或士人的身份,书和剑象征文采和武力。
- 稼迟:耕作的时间已晚,暗指人生的迟暮。
- 寒灯:指夜晚孤独的灯光,象征愁苦的氛围。
- 晓镜:晨曦下的镜子,能映照出衰老的容颜。
- 中散:指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远离。
- 陶潜:指陶渊明,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提倡田园生活。
- 西风落日: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传达出凄凉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心境的深沉与思索,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俗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秋怀》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书剑飘零”引入,字面上表现出诗人对自身文人身份的感慨,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惋惜。接着,诗人以“愁怀”自白,表明在孤独的灯下,自己常常沉浸在愁苦之中,岁月流逝,衰老悄然来袭。
“中散不堪长忤俗”一句,透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挣扎,透视出他希望追求隐逸生活的内心。而提及陶渊明,表明诗人以其为榜样,向往那种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
最后,诗人描绘“西风落日”之景,象征着人生的秋天,情感愈加苍茫和孤独,但他仍然在这苍茫之中独自吟咏,表现出一种不屈的艺术追求与精神追寻。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感受,也传达出普遍的人生哲学,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书剑飘零学稼迟”:诗人感慨自己的文人身份已然逝去,耕作的时机已经错过。
- “吾侪拾此欲安之”:我们拾起这些希望能得到一点安宁。
- “愁怀惯对寒灯话”:孤独的夜晚,自己常常与愁苦对话。
- “老态惟应晓镜知”:衰老的容颜只有镜子能反映出来,表现出对衰老的无奈。
- “中散不堪长忤俗”:对社会的不满,使得自己无法长久身处其中。
- “陶潜所好每远时”: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令我心向往之,却又无法真正靠近。
- “西风落日萍花岸”:描绘秋天的景象,景色凄凉。
- “独立苍茫自咏诗”:在落日余晖下,独自吟咏,表现出孤独与坚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书剑飘零”和“学稼迟”,形式美感强。
- 象征:西风、落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俗生活的逃避以及对自由隐逸生活的渴望,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 书剑:象征文人身份与追求。
- 寒灯:象征孤独与愁苦的心境。
- 西风落日:代表人生的秋天,象征着衰老与思考的时刻。
- 萍花岸:自然意象,表现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陶潜”是指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白居易
-
“吾侪拾此欲安之”中的“安”指的是什么?
- A. 安宁
- B. 安全
- C. 安静
- D. 安详
-
诗人的心情主要是?
- A. 快乐
- B. 愁苦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饮酒》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秋怀》与《饮酒》: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饮酒》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秋怀》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