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景文游郭氏西园因留宿》

时间: 2025-01-04 08:57:21

人居城市虚华馆,秋入园林著晚花。

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居城市虚华馆,秋入园林著晚花。
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

白话文翻译:

在城市的华丽馆舍中生活,秋天来临,园林中绽放着晚秋的花朵。
夕阳照在池塘边,看到蝌蚪在水中嬉戏,肯定知道清冷的夜晚会有青蛙在鸣叫。

注释:

  • 人居: 在这里指的是居住的地方。
  • 虚华馆: 形容城市中奢华而空洞的住所。
  • 秋入: 秋天来到。
  • 园林: 指的是园艺和自然景观。
  • 晚花: 秋末时节绽放的花朵。
  • 落日: 指的是日落时分。
  • 临池: 靠近池塘。
  • 蝌斗: 指小蝌蚪在池水中嬉戏。
  • 鸣蛙: 指青蛙的叫声。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鸣蛙”象征着秋夜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刘景文游玩郭氏西园之际,恰逢秋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一方面,诗人身处繁华的城市生活,充满了虚华与浮躁;另一方面,秋天的园林则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诗的开篇便引入了城市的“虚华馆”,用以衬托后面自然景色的真实与清新。

“秋入园林著晚花”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晚花的盛开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生命的轮回,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落日临池见蝌斗”,既展现了夕阳的美丽,又通过蝌蚪的嬉戏,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乐趣。结尾“必知清夜有鸣蛙”,则暗示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呼唤,让人联想到生活的真实与内心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个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居城市虚华馆

    • 描述了诗人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暗示一种浮华与空虚的感觉。
  2. 秋入园林著晚花

    • 描绘了秋天的到来,园林中晚花的盛开,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瞬间。
  3. 落日临池见蝌斗

    • 夕阳下,池边的蝌蚪嬉戏,展现了自然生机勃勃的一面。
  4. 必知清夜有鸣蛙

    • 通过蝌蚪的出现,推测夜晚的青蛙会鸣叫,表现出自然界的规律与和谐。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的虚华与自然的真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
  • 意象:秋天、晚花、蝌蚪、鸣蛙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
  • 拟人:让自然界的生物(如蝌蚪、青蛙)充满生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浮华生活的反思,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城市:象征着繁华与浮躁,暗示现代生活的空虚。
  • 园林:代表自然与和谐,体现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 晚花:象征着短暂与美好,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蝌蚪与鸣蛙: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规律,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虚华馆”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奢华的城市住所
    c) 农田

  2. 诗中“落日临池见蝌斗”意指什么? a) 夕阳下蝌蚪在水中玩耍
    b) 夜晚的青蛙鸣叫
    c) 秋花盛开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热爱与向往
    c) 逃避

答案:

  1. b) 奢华的城市住所
  2. a) 夕阳下蝌蚪在水中玩耍
  3. b) 热爱与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秋夕》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自然,但重在表现孤独与逍遥的心境。
  • 《秋夕》:强调秋天的凄凉与思念,风格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黄庭坚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