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时间: 2025-01-17 10:10:34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更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更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经过艰难困苦的经历,依然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诗人在中原地区经历了风雨,虽然身心疲惫,但他对昔日友人的怀念却愈发深厚。诗中提到的“朱岳”和“青林”,是对自然和往昔的追忆,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注释

  1.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常常发生战乱。
  2. 破衲身:形容自己身处困境,生活艰难。
  3. 竹关:可能指朋友的居所,坚固而温暖。
  4. 朱岳: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地名或象征,表达山区的怀旧情感。
  5. 联璧:形容两人相聚时的美好情景,像璧玉相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冒襄(约1590-1645),字子云,号石泉,明末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动荡社会中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头“历尽中原破衲身”道出了诗人经历的艰辛,而“竹关坚键识前因”则表现出他在困境中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如“朱岳”和“青林”,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

诗人在回忆中不断与古人对话,显示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纪念,留给读者一份深刻的思考:在纷扰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的重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尽中原破衲身:经历了中原的动荡,自己虽身心疲惫。
  • 竹关坚键识前因:在竹林关口,凭借坚固的友情回忆起过去的因缘。
  • 更生至再留今我:在重生之后,今时再回忆往昔。
  • 万死濒仍见古人:无论经历多少苦难,依然能见到昔日的友人。
  • 朱岳有怀煨茧芋:朱岳地区的怀念,特别是那里的美食。
  • 青林无发岸纶巾:青林之地,岸边的纶巾,象征着优雅与清新。
  • 齐年当日称联璧:在齐年时刻,曾共赏美景,彼此如同珍贵的璧玉。
  • 犹记来游共抚尘:依然记得一起游玩的情景,轻抚着岁月的尘埃。

修辞手法

  • 比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同璧玉般珍贵。
  • 对仗:如“朱岳有怀”与“青林无发”,对称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动荡岁月中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原:历史的变迁,象征动荡和苦难。
  • 竹关:坚固的友情和寄托。
  • 朱岳青林:自然的美好,象征着平静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中原”,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西南
    • B. 中心地区
    • C. 东北
  2. “朱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食
    • C. 自然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A. 竹关
    • B. 青林
    •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冒襄和王维的作品,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但冒襄更多地关注于友情的纪念,而王维则更关注于自然的宁静与独处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