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越客上荆舠,秋风忆把螯。
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
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
甘餐饱觞咏,余事付钧陶。
白话文翻译:
越地的客人驾着小船,秋风中我想起了美味的螃蟹。
旧友的厚礼让我感到愧疚,愿意与酒共佐清酒。
我的饮酒量如同沧海宽广,诗才如孟浩然般敏捷。
我乐于饱饮畅歌,余下的事情就交给陶渊明吧。
注释:
- 越客:指来自越地(今浙江一带)的人,古代常以“越”指代江南地区。
- 荆舠:荆楚之地的船,指行船的场景。
- 螯:指蟹的钳子,这里引申为美味的螃蟹。
- 巨跪:指厚重的礼物,表达对友人馈赠的感激。
- 清糟:清酒,与美食相搭配的酒。
- 饮量宽沧海:形容自己的饮酒能力极大。
- 诗锋捷孟劳:借用孟浩然的诗才,表示自己也有一定的诗才。
- 甘餐饱觞咏:乐于享受美酒佳肴,尽情吟唱。
- 余事付钧陶:余下的事情就交给陶渊明,陶渊明以隐逸著称,意指归隐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熙宁变法”,主张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因而对宋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风格清新、雄健,常以政治、社会、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安石被贬谪期间写的,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友的思念中,他借蟹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是一首表达友情与饮酒乐趣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秋风和螃蟹的意象,营造了浓厚的秋天气氛。王安石以“越客上荆舠”开篇,立刻引入了外地友人的形象,暗示了他身处的环境和心境。随后的“秋风忆把螯”不仅描绘了美味的螃蟹,更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王安石以“故烦分巨跪”表达了对友人馈赠的感激,显示了他虽身处异乡,仍然珍视友情。在“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中,他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豪饮能力和诗才,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气度。最后的“余事付钧陶”则是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隐含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的文才和饮酒豪情,也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挣扎与理想,充满了深情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客上荆舠:通过越地客人的到来,点明了诗的背景和环境。
- 秋风忆把螯:秋风的吹拂令人想起美味的螃蟹,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故烦分巨跪:表达了对故友馈赠的感激和内心的愧疚。
- 持用佐清糟:愿意与酒相伴,享受美好的饮食生活。
- 饮量宽沧海:形容饮酒的豪放程度,展现自信。
- 诗锋捷孟劳:借用诗人孟浩然的名声,表示自己的诗才也不逊色。
- 甘餐饱觞咏:乐于享受饮酒和吟唱,体现了生活中的乐趣。
- 余事付钧陶:对世事的放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形成整齐的句式对比。
- 比喻:如“饮量宽沧海”,形象地表现出饮酒的豪放。
- 意象:通过“秋风”、“螯”等自然意象,营造了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的反思。王安石通过描绘饮酒和食蟹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客:象征着友情与温情。
- 荆舠:代表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暗示流浪与漂泊。
- 螯:象征着美好事物和友谊的馈赠。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整体氛围,也深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越客”主要指什么?
- A. 外地的人
- B. 朋友
- C. 渔夫
- D. 诗人
- 答案:A
-
填空题:诗中“饮量宽沧海”意在形容诗人的_____。
- 答案:饮酒能力
-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对/错)
-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饮中八咏》
诗词对比:
- 王安石《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与李白《将进酒》的对比:
- 王安石的诗更注重友情与思念的表达,而李白则强调饮酒的豪情与壮志。
- 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王安石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