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午枕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春梦的怀念,时光流逝,往日的乐声已不再。野外的花草自生自落,鸟儿间的互相鸣叫也显得亲密无间。曾经的老路被掩埋,新路已然开辟,朱色的门歪斜着,隐约可见画楼的轮廓。诗人欲举杯饮酒,却没有伴侣,眼看着兴衰变迁,心头不禁感到忧愁。
注释:
- 春梦:指春天的梦,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吹箫:古代乐器,象征着欢乐的时光。
- 野草自花还自落:野草开花后自自然然地凋零,说明自然规律和人生的无常。
- 鸣禽相乳:鸣叫的鸟儿互相呼应、交流,象征自然界的和谐。
- 旧蹊埋没开新径:旧的道路被覆盖,新路出现,象征着新旧交替。
- 朱户欹斜见画楼:朱色的门歪斜,隐约可见画楼,暗示着岁月的变迁与衰败。
- 无伴侣:形容孤独,缺乏共饮之人。
典故解析: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葵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风格清新自然。
- 诗中提到的“吹箫”和“鸣禽”,常见于古诗中,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是宋代的重要人物,他倡导变法,致力于政治改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写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午枕》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可能是在他经历了政治风波、人生起伏后,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慨。诗中表现的忧愁,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友人离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午枕》是王安石感悟人生无常、自然变迁的一首佳作。诗人在午后小憩之时,回忆往昔的春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前四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后两句则通过饮酒的孤独,揭示了内心的愁苦。诗人以自然之景映衬人生哲理,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尤其是“欲把一杯无伴侣”,不仅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也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友谊易逝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年春梦去悠悠:回忆悠长的春梦,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梦幻。
- 不复吹箫向此留:再也不能在此地欢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失去。
- 野草自花还自落:自然的规律,生长与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
- 鸣禽相乳亦相酬:鸟儿间的亲密交流,描绘了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 旧蹊埋没开新径:旧的道路被掩埋,新路的开辟,象征着新旧世界的交替。
- 朱户欹斜见画楼:朱色门的倾斜,暗示岁月的变迁与衰败。
- 欲把一杯无伴侣:孤独之感,渴望有伴共饮,象征对友谊的珍视。
- 眼看兴废使人愁:目睹兴衰变迁,感到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短暂比作春梦,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鸣禽之间的相乳,体现了生命的亲密与和谐。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王安石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梦: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时光,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 鸣禽:自然的声音,代表着和谐与生机。
- 旧蹊与新径:象征人生的变化与选择,反映出旧与新的交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梦”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C. 自然景观
- 答案: B
-
诗人对往昔的感情是?
- A. 忘却
- B. 怀念与忧愁
- C. 喜悦
- 答案: B
-
“朱户欹斜见画楼”中的“朱户”指的是什么?
- A. 旧房
- B. 画楼
- C. 家庭
-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更为内敛、细腻,后者则更为奔放、洒脱。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