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书》

时间: 2025-01-19 21:57:55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春书 寇准 〔宋代〕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白话文翻译:

公务闲暇,公府无事,骑吏在前引导马匹行走。 雨后天晴,晚街上的官柳显得格外翠绿,春日里长长的寺庙钟声响起。 云山已有终南山的秀丽,泉水和石头仍怀念洛阳的清幽。 听说曲江新水已满,想要带上歌管乐器,走出重重城门。

注释:

  • 务闲:指公务闲暇。
  • 公府:官府。
  • 骑吏:骑马的官吏。
  • 雨霁:雨停。
  •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 日长:春日白天变长。
  • 讲钟声:寺庙的钟声。
  • 终南:终南山,位于长安附近,以风景秀丽著称。
  • 洛下:指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 曲江:长安城内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 歌管:指乐器。
  • 重城:指长安城的重重城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公务之余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曲江、终南山等地名,都是长安城内的著名景点,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长安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晚街的官柳、春日寺庙的钟声,以及终南山的秀丽和洛阳的清幽。诗中“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最后两句“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则展现了作者想要走出繁忙的公务,享受文化娱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 公务闲暇,公府无事,骑吏在前引导马匹行走。这句描绘了作者公务之余的闲适状态。
  2.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 雨后天晴,晚街上的官柳显得格外翠绿,春日里长长的寺庙钟声响起。这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3.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 云山已有终南山的秀丽,泉水和石头仍怀念洛阳的清幽。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4.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 听说曲江新水已满,想要带上歌管乐器,走出重重城门。这句展现了作者想要走出繁忙的公务,享受文化娱乐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山已有终南秀”中的“终南秀”比喻终南山的秀丽景色。
  • 拟人:“泉石犹思洛下清”中的“泉石犹思”赋予泉水和石头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中的“雨霁”对“日长”,“晚街”对“春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在公务之余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化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长安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讲钟声:寺庙的钟声,象征宁静和庄严。
  • 终南:终南山,象征秀丽的自然景色。
  • 洛下:洛阳,象征文化清幽。
  • 曲江:长安城内的风景区,象征文化娱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终南”是指什么? A. 终南山 B. 终南镇 C. 终南县 D. 终南宫

  2. 诗中“泉石犹思洛下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洛阳的怀念 B. 对泉石的喜爱 C. 对清幽的向往 D. 对长安的厌倦

  3. 诗中“闻道曲江新水满”中的“曲江”是指什么? A. 曲江池 B. 曲江镇 C. 曲江县 D. 曲江宫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别业》:同样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色,表达了隐逸之情。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长安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寇准的《长安春书》与王维的《终南别业》:两首诗都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色,但寇准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表达了隐逸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对宋诗有深入的解读。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唐宋诗人的作品鉴赏,有助于理解寇准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