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日》

时间: 2025-01-19 22:41:27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秦地云彩薄如丝罗,灞桥边的杨柳轻拂着烟波。夕阳下的楼阁背后山峦重重叠叠,但这些都不及春天的忧愁多一倍。

注释

  • 淡淡:形容云彩轻柔的样子。
  • 秦云:指秦地的云彩。
  • 薄似罗:形容云彩薄如丝罗。
  • 灞桥:位于长安(今西安)附近,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 杨柳:象征离别,因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 拂烟波:形容杨柳轻拂水面,产生烟波般的景象。
  • 夕阳楼上:指夕阳下的楼阁。
  • 山重叠:形容山峦重重叠叠。
  • 未抵:不及,比不上。
  • 愁春:春天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长安春日》描绘了长安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寇准在长安任职期间,通过对长安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其繁华与动荡并存,诗人的忧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长安春日的景色,通过对秦云、杨柳、夕阳和山峦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忧郁的氛围。诗中的“淡淡秦云薄似罗”和“灞桥杨柳拂烟波”描绘了春天的轻盈与柔美,而“夕阳楼上山重叠”则增添了一丝沉重和压抑。最后一句“未抵愁春一倍多”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忧愁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淡淡秦云薄似罗:这句描绘了秦地的云彩轻柔如丝罗,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2. 灞桥杨柳拂烟波:这句通过杨柳轻拂烟波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哀愁。
  3. 夕阳楼上山重叠:这句描绘了夕阳下的楼阁背后山峦重重叠叠,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
  4. 未抵愁春一倍多: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之情,春天的忧愁比任何景色都要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淡淡秦云薄似罗”中的“薄似罗”是一个比喻,形容云彩的轻柔。
  • 拟人:“灞桥杨柳拂烟波”中的“拂”字赋予了杨柳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 对比:“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通过对比山峦的沉重与春天的忧愁,突出了忧愁的深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春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中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云:象征着轻盈与飘逸。
  • 杨柳:象征着离别与哀愁。
  • 夕阳:象征着沉重与压抑。
  • 山峦:象征着稳定与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淡淡秦云薄似罗”形容的是什么? A. 云彩 B. 杨柳 C. 山峦 D. 夕阳

  2. “灞桥杨柳拂烟波”中的“拂”字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3. 诗中的“未抵愁春一倍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寇准的《长安春日》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寇准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唐宋诗鉴赏辞典》:对唐宋时期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