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日临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白话文翻译:
在冬日的昆明池边,
石头似鲸鱼,分开了玉般的溪流,
劫后余生的烟火隐没在平坦的沙滩上。
柳树的影子在冰上无叶,
梅花的心在寒冷中却绽放花朵。
寒冷的原野凝聚着早晨的雾气,
霜天散去时,夕阳的霞光渐渐散开。
欢乐的情绪仍未尽,
落日的景色却迅速西斜。
注释:
- 石鲸:指石头的形状像鲸鱼,形象生动。
- 玉溜:形容溪水清澈如玉。
- 劫烬:指经历过灾难后的残留火焰。
- 凝朝雾:形容早晨的雾气凝结在寒冷的大地上。
- 霜天:指天空中弥漫着霜气的日子。
- 落景:指落日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因其政治才能和军事成就被后世称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
创作背景:
《冬日临昆明池》创作于李世民在位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冬日景色的感悟。此时,唐朝国力强盛,诗人通过描绘冬日的静谧,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昆明池为背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开篇“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便勾画出一幅静谧的冬日画面,石头与水流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接着,通过“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梅花依然绽放出花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中“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氛围,晨雾和夕霞交织,呈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最后一句“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展现出的景象与情感交相辉映,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蕴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鲸分玉溜:描绘昆明池的美丽,石头像鲸鱼一样,形象生动。
- 劫烬隐平沙:表现出自然的冷静与沉静,暗示历史的变迁。
- 柳影冰无叶:凸显冬天的寒冷,柳树没有叶子,显得孤寂。
- 梅心冻有花: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寒野凝朝雾:描绘清晨的寒冷与朦胧,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霜天散夕霞:描绘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象,时间的流逝带来了新景。
- 欢情犹未极: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 落景遽西斜:落日迅速下沉,暗示美好瞬间的转瞬即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鲸”,将石头与鲸鱼相提并论,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欢情犹未极”使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昆明池冬日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昆明池:象征着宁静与美丽的自然环境。
- 石鲸:代表着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 柳树与梅花:对比中展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晨雾与夕霞:象征时间的流转与瞬息万变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石鲸”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形状像鲸鱼的石头
- C. 传说中的动物
- D. 一种植物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冬日景色中,梅花在寒冷中依然____。
-
判断题:诗中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对/错)
答案:
- B
- 绽放花朵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冬夜读书示子聿》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与豪情壮志。
- 王维的《终南山》:通过山水景色表达了隐逸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相比之下,李世民的诗更具对比与冲突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唐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