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阁辞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0:37:05

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

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
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精致的阁楼,柱子上贴着沉香木的装饰,门楣上绘有金线的图案。当我回头看到降下的幡旗时,已经看到了稻穗在风中摇曳,仿佛是离别的征兆。

注释:

  • 沉香:一种珍贵的香料,常用于制作香料和药材。
  • 帖阁柱:在阁楼的柱子上贴上装饰,体现出阁楼的华美。
  • 金缕:用金线编织的装饰,形容门楣的精美。
  • 回首:回过头来,指代人的行为。
  • 降幡:指下垂的幡旗,常有仪式感的意味。
  • :指黍米,这里象征丰收或离别。

典故解析:

  • 黍离离:在古代文学中,黍常与丰收、离别等主题相联系。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尧舜,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思想。刘禹锡在政治上曾遭贬谪,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

《三阁辞》是刘禹锡在贬谪期间写的。它描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他在艰难处境下的坚持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华美的阁楼,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沉香和金缕的使用,表现出一种奢华与精致,营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回首的瞬间却引发了对离别的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降幡”的意象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变化,更是心境的象征,隐喻着离别与思念的交织。黍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诗人在美丽景象的背后,感受到的是无奈和失落。这种对比和对立,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沉香帖阁柱:通过沉香木的柱子,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2. 金缕画门楣:金缕的装饰表明了门的贵重和精致,反映出一种富贵的生活状态。
  3. 回首降幡下:转身回望,看到降下的幡,这一动作引出了内心情感的波动。
  4. 已见黍离离:黍的摇曳让人联想到丰收与离别,暗示着心中涌动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的结构工整,表现出工整的对仗美。
  • 意象:沉香、金缕、降幡、黍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 象征:黍象征着丰收与离别,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精美环境的描绘与离别情感的对比,探讨了美好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沉香:象征珍贵与美好。
  • 金缕:象征富贵、奢华。
  • 降幡:象征离别、告别。
  • :象征丰收、希望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降幡”象征什么? A. 丰收
    B. 离别
    C. 安宁
    D. 美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沉香”主要用作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离别的感伤。(对/错)

答案:

  1. B
  2. 香料或装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李白的诗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刘禹锡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现了美与离别的对比,深刻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