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时间: 2025-01-19 13:39:16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後,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后,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但愿望却未能实现,今年的寒食节只能任凭春花盛开。
山后传来的乐声遏制了我心中的情绪,我带着双泪去拜祭父母的坟墓。
桃花盛开,映衬着我骑马的欢笑;轻盈的榆荚在空中飞舞,扑打着我的衣衫。
在官场上,我的经历愈加深刻,但我依然感到惭愧,不能以直率的态度面对紫微星的存在。

注释:

  •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两天,祭奠祖先的日子。
  • 八音: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
  • 滂沱:形容泪水流淌的样子,形容非常悲伤。
  • 艳治:指盛开的花朵,充满生机和颜色。
  • 榆荚:榆树的种子,轻盈而随风飘舞。
  • 宦途:指官场生涯。
  • 紫微:古代星宿名,象征权威和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1049年-1116年),字季思,号宰相,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寒食节,诗人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与祭奠之情,同时又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困惑。诗中对比了欢乐的春日与内心的哀伤,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寒食出城马上偶作》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通过寒食节这一特殊的日子,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哀悼。诗中“欲报君亲与愿违”开篇便直指主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渴望回报父母的恩情,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显得无比惆怅。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寒食节时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八音遏密因山后,双泪滂沱拜墓归”,在欢快的乐声中,他却泪流满面,回归故土。这种鲜明的反差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展现出人在面对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接下来的描述中,桃花与榆荚的意象相继登场,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然而诗人在欢笑中似乎又藏着一丝轻狂与不安,表明了他在官场中的复杂心态。“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奈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社会与道德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羞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景象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报君亲与愿违: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但愿望未能实现。
  2. 今年寒食任芳菲:指今年的寒食节只能任凭春花盛开,体现无奈。
  3. 八音遏密因山后:山后传来的乐声,被诗人的情绪所压抑。
  4. 双泪滂沱拜墓归:泪水滂沱,表现了对亲人的哀悼。
  5. 艳治桃花迎马笑:桃花盛开,骑马归来,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6. 轻狂榆荚扑人飞:轻盈的榆荚飞舞,映衬生动的春意。
  7. 宦途时态更谙尽:在官场的经历愈加深刻,感受复杂。
  8. 犹媿妨贤直紫微:面对权威与理想的矛盾,感到惭愧。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欢乐的春日与内心的悲伤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桃花、榆荚等自然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变迁。
  • 拟人:榆荚“扑人飞”,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亲情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官场与人情的复杂关系时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暗喻人情的脆弱。
  • 榆荚:代表春天的轻盈与自由,反映生活的多变。
  • 山后乐声:象征着外界的嘈杂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吃粽子
    B. 拜祭祖先
    C. 赏月

  2. “八音遏密”的意思是? A. 乐声如潮
    B. 乐声响亮
    C. 乐声沉闷

  3. 诗中提到的“紫微”象征什么? A. 权威与尊贵
    B. 自由与轻松
    C. 哀伤与怀念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
  • 《春望》(杜甫):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对比王禹偁的《寒食出城马上偶作》和杜甫的《清明》,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王禹偁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杜甫则更显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但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