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退言怀》

时间: 2025-01-01 16:02:41

吏胥围绕簿书堆,病眼昏昏素发垂。

已觉文章无用处,不归田里待何时。

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诏问谁。

赖有古人踪迹在,只应蘧宁是吾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退言怀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吏胥围绕簿书堆,病眼昏昏素发垂。
已觉文章无用处,不归田里待何时。
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诏问谁。
赖有古人踪迹在,只应蘧宁是吾师。

白话文翻译:

公退言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写道:
周围的官吏忙于处理文书,眼睛因病而模糊,白发渐垂。
我已经意识到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用处,何时才能回到田间耕作呢?
两衙门需要决策的事情恰好是我负责,五天后又要应召问事,究竟问谁呢?
幸好还有古人的踪迹可以追寻,似乎只有蘧宁可以成为我学习的老师。

注释:

  • 吏胥:指的是负责处理文书的官吏。
  • 簿书堆:指文书和账本的堆积。
  • 病眼昏昏:形容眼睛因病而模糊不清。
  • 素发垂:指白发渐渐垂下来,暗示年老。
  • 文章无用处:感慨自己所写的文章没有实际用处。
  • 两衙:指两个衙门,代表官府。
  • 延英诏:指皇帝的召唤。
  • 蘧宁:古代隐士,代表追求田园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禹偁(约1040-1099),字仲明,号宰相,北宋诗人、官员,以诗文和书法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禹偁晚年,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古人隐逸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公退言怀》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反思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吏胥围绕簿书堆”,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无趣,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接下来的“病眼昏昏素发垂”,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感,仿佛隐喻着年华已逝,理想难以实现。

诗人已经意识到“文章无用处”,这不仅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传统书生理想的否定。随后的“何时归田里”,则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表明他渴望逃离官场纷扰,回归宁静的田园。

最后两句“赖有古人踪迹在,只应蘧宁是吾师”,提及古代隐士蘧宁,表达了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精神导师的渴望,也暗示着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吏胥围绕簿书堆:描绘官场的忙碌与琐碎。
    • 病眼昏昏素发垂:体现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
    • 已觉文章无用处:对自身所作所为的反思。
    • 不归田里待何时:渴望回归自然,逃避官场。
    • 两衙决事官差我:强调自己的责任与压力。
    • 五日延英诏问谁: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
    • 赖有古人踪迹在:寄托对古人理想生活的追寻。
    • 只应蘧宁是吾师:对隐士的向往,寻找精神的归宿。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病眼昏昏”和“素发垂”,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吏胥围绕簿书堆”形象地比喻官场的繁杂。
    • 象征:古人和蘧宁象征着理想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传统士人理想的反思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簿书:象征繁忙的官场生活,反映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不满。
  • 白发:象征岁月流逝,诗人感到时光无情。
  • 田园:象征宁静、自由的理想生活,表达诗人的归属感。
  • 古人:象征理想与智慧,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吏胥”指的是: A. 官吏
    B. 农民
    C. 商人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蘧宁”是谁? A. 一位诗人
    B. 古代隐士
    C. 皇帝
    D. 商人

  3.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失望与向往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对自然的热爱与理想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描绘了山水之美,与王禹偁的心境相似,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禹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