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漏出花迟诗》

时间: 2025-01-19 15:32:21

丹禁迟迟漏,深宫灼灼花。

繁枝开正满,清韵出何赊。

静拂红英密,微穿翠叶斜。

衣稀惊宿蝶,冷落动晨鸦。

细逐香离槛,轻翻露滴沙。

愿当直仙署,铃索共交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丹禁迟迟漏,深宫灼灼花。
繁枝开正满,清韵出何赊。
静拂红英密,微穿翠叶斜。
衣稀惊宿蝶,冷落动晨鸦。
细逐香离槛,轻翻露滴沙。
愿当直仙署,铃索共交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深宫中的花朵在漏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灿烂。繁茂的枝头花朵盛开,清幽的韵味却显得有些遥远。微风轻拂,红花在浓密的枝叶间静静摇曳,偶尔惊动到在此栖息的蝴蝶与晨鸦。花香飘散,轻轻穿过栏杆,露水悄然滴落在沙地上。我希望能直接来到仙界,与那清脆的铃声共舞。

注释:

  • 丹禁:指红色的宫殿,代表深宫。
  • :在此指阳光透漏。
  • 灼灼:光辉灿烂的样子。
  • 清韵:清幽的音韵或韵味。
  • :轻轻地碰触。
  • 衣稀:衣衫单薄,形容人穿得不多。
  • 宿蝶:栖息于此的蝴蝶。
  • 晨鸦:早晨的乌鸦。
  • 离槛:离开栏杆。
  • 铃索:铃声与索,指美妙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宗沐,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喜欢描写花鸟山水,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深宫之中,反映了深宫生活的孤独和对外界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宫漏出花迟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深宫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开篇的“丹禁迟迟漏”直接引入了宫廷的环境,透过宫墙的光线,象征着对外界的一丝联系。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盛开的花朵,繁茂的枝头和微风中的花香,细致入微,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环境中。

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而深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深宫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尤其是“衣稀惊宿蝶”,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美的敏感和对自由的渴望,令人心生共鸣。最后一联“愿当直仙署,铃索共交加”,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他希望能摆脱宫廷束缚,享受自然美好和自由自在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禁迟迟漏:红色宫殿里光线透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深宫灼灼花:深宫中花朵灿烂,象征了生命的美好。
  • 繁枝开正满:花枝繁茂,正值盛开,表现生命的旺盛。
  • 清韵出何赊:清幽的韵味似乎有些遥远,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静拂红英密:微风轻轻拂动红花,表现静谧之美。
  • 微穿翠叶斜:花香穿透斜叶,象征着花香的飘散。
  • 衣稀惊宿蝶:单薄的衣物惊动了栖息的蝴蝶,体现内心的孤独。
  • 冷落动晨鸦:清晨的乌鸦被打破了宁静,暗示着寂寞。
  • 细逐香离槛:香气飘散,离开了栏杆,象征对自由的渴望。
  • 轻翻露滴沙:露水轻轻滴落在沙地上,表现了细腻的自然之美。
  • 愿当直仙署:向往仙界的生活,渴望摆脱束缚。
  • 铃索共交加:希望与美好的声音交融,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宫殿比作禁地,花比作美好的事物,表现对自由的渴望。
  • 拟人:花香、蝴蝶等被赋予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深宫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永恒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禁:象征宫廷的封闭与孤独。
  • 灼灼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红英、翠叶: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清新。
  • 晨鸦、宿蝶: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敏感。
  • 铃索:代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禹偁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丹禁”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宫殿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饮料
  3. “愿当直仙署”的含义是什么?

    • A) 渴望成为仙人
    • B) 渴望回到故乡
    • C) 渴望摆脱凡尘
    • D) 渴望学习诗词

答案:

  1. B) 宋代
  2. A) 红色的宫殿
  3. C) 渴望摆脱凡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禹偁《宫漏出花迟诗》与杜甫《春夜喜雨》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王禹偁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而杜甫则是对春雨滋润万物的欣喜与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禹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