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酪羹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军厨重羊酪,
飨土旧风传。
不数紫蓴滑,
徒夸素鲔鲜。
左火右鼎蠡烦挏取,
勺药助烹煎。
莫与吴儿说,
还令笑茂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军营中的饮食文化。军厨特别重视羊酪,传承着地方的传统风味。虽然紫蓴菜滑嫩,但并不如人们所夸赞的素鲔鱼那样鲜美。左边的火和右边的鼎让人感到繁琐,而勺子和药材则助力于烹饪。最后,诗人嘱咐不要告诉吴地的孩子们,以免让他们嘲笑茂先的厨艺。
注释:
- 酪羹:指用羊奶制作的羹汤。
- 军厨:军队中的厨师,负责做饭。
- 羊酪:用羊奶制作的奶制品。
- 紫蓴: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烹饪,肉质滑嫩。
- 素鲔:指的是一种鱼,肉质鲜美。
- 鼎:古代的烹饪用具。
- 吴儿:指的是吴地的孩子,可能是指南方地区的儿童。
- 茂先:可能指代某位厨师或人物,具体身份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善于治国、理政,其诗词也深受后人喜爱,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时代背景是士兵在军营中饮食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军队的生活状况和饮食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美食的怀念与自豪。
诗歌鉴赏:
《酪羹》通过对军营饮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士兵生活中的乐趣与艰辛。诗人以军厨的劳动为切入点,描绘了羊酪作为重要食材的地位。开篇以“军厨重羊酪”道出军中对美食的重视,接着提到“土旧风传”,显示出这种饮食习惯的历史传承。
中间两句“左火右鼎蠡烦挏取,勺药助烹煎”,生动地描绘了烹饪的繁琐过程,表现出饮食制作的不易。同时,诗人在描述美食时并不局限于外表的华丽,而更重视其味道的真实。“不数紫蓴滑,徒夸素鲔鲜”,说明诗人对不同食材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结尾“莫与吴儿说,还令笑茂先”,通过对比,幽默地表达了对吴地孩子们口味的担忧,同时也带出茂先的厨艺可能并不被外人认可。全诗在幽默中透出对传统和真实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军厨重羊酪:军中的厨师非常重视羊酪的制作,强调这是重要的食材。
- 飨土旧风传:这种饮食传统在地方上代代相传,体现了长久以来的文化习俗。
- 不数紫蓴滑:紫蓴虽然口感滑嫩,但在诗人看来并非最优之选。
- 徒夸素鲔鲜:人们只是夸赞素鲔鱼的鲜美,显示出对食材的主观评价。
- 左火右鼎蠡烦挏取:描绘烹饪时的繁琐与复杂,指左右的火和鼎让人感到麻烦。
- 勺药助烹煎:使用勺子和药材来帮助烹饪,体现了烹饪的技巧和方法。
- 莫与吴儿说:嘱咐不要告诉吴地的小孩们,含有幽默和一丝防备。
- 还令笑茂先:担心他们会嘲笑茂先的厨艺,表达了对自己的厨艺和对外界评价的敏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左火右鼎”,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对食材的直接描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饮食的美味与繁琐。
- 夸张:对食材的评价和对厨艺的担忧,增强了诗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赞美与反思,表达了对军营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食的真实追求。通过对比和幽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羊酪:象征着传统与地方特色的美食。
- 紫蓴:代表着自然的美味与清淡。
- 素鲔:象征着鲜美与奢华的饮食体验。
- 火与鼎:体现了烹饪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琐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军厨重羊酪”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军厨不喜欢羊酪
B. 军厨非常重视羊酪
C. 军厨只做羊酪
D. 军厨只做素鲔 -
“莫与吴儿说”中的“吴儿”指的是: A. 西方的孩子
B. 南方的孩子
C. 北方的孩子
D. 东方的孩子 -
诗人在描述烹饪时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对比
答案:
- B
- B
-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但更加强调饮酒的豪情壮志。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关注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资治通鉴》 司马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