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09 00:03:51

斗草拈花新活计,众中谁最颠狂。

薄情狂荡是春光。

才添梅额细,又画柳眉长。

红紫从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齐忙。

莫教荡子早还乡。

留他三二月,处处醉芬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沈尹默 〔清代〕

斗草拈花新活计,众中谁最颠狂。
薄情狂荡是春光。
才添梅额细,又画柳眉长。
红紫从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齐忙。
莫教荡子早还乡。
留他三二月,处处醉芬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作者通过斗草和拈花等活动,展现了春日的欢愉。众人中间,谁最为放荡不羁?春光薄情而狂荡,刚刚添上梅花的细腻,却又画上了柳眉的悠长。从今往后,红花和紫花都无法再看了,蜜蜂和蝴蝶都忙于采蜜。不要让那放荡的年轻人太早回乡,留他三两个月,在花香四溢的地方沉醉。

注释

  • 斗草:一种游戏,通常是用草进行比试,象征青春的游戏与乐趣。
  • 拈花:比喻欣赏花朵,抒发春天的情感。
  • 薄情狂荡:形容春天的特性,轻浮而又热情。
  • 梅额细:指梅花的细腻之处。
  • 柳眉长:比喻柳树的柔美,似人的眉梢,传达春天的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尹默,清代诗人,字子云,号逸云,江苏人。沈尹默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春天,处于生机盎然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露出对青春与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的风气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场景与人们的欢愉心情。开篇的“斗草拈花新活计”便一语道出了春天的生机与乐趣。诗人将春天描绘为一个薄情而狂放的存在,似乎在传达着春光虽美,却又稍纵即逝的哲理。接下来的描写中,梅花与柳眉的细腻相映成趣,展现了春天的柔美。

“红紫从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齐忙”一句,强调了春天的繁忙与生机,蜜蜂与蝴蝶的忙碌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热烈。而“莫教荡子早还乡”则是对青春的留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整首词在表现春天的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时光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斗草拈花新活计:描绘春天的活泼与乐趣。
  2. 众中谁最颠狂:在众人中,谁最为放荡不羁。
  3. 薄情狂荡是春光:春光虽美,却也让人感到轻浮。
  4. 才添梅额细,又画柳眉长:梅花与柳树的细腻与柔美。
  5. 红紫从今看不了:美丽的花朵将要凋谢。
  6. 蜂媒蝶使齐忙:蜜蜂与蝴蝶在春天中忙碌。
  7. 莫教荡子早还乡:不应让年轻人太早离开春天的美好。
  8. 留他三二月,处处醉芬芳:让他们在春天中沉醉,享受芬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薄情狂荡”形容春天的特性。
  • 拟人:让春光和花朵具有人性情感。
  • 对仗:如“蜂媒蝶使齐忙”,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和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花:代表春天的生命力与活力。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
  • 柳树:代表柔美与温情。
  • 蜜蜂与蝴蝶:象征繁忙与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斗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竞争
    • B. 欢乐
    • C. 孤独
  2. 诗中提到的“蜂媒蝶使”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春天的繁忙
    • C. 冬天的寒冷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厌倦
    • B. 对青春的珍惜
    • C. 对生活的放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情感。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表现春天的美丽与青春的狂放。

诗词对比

  • 《临江仙》与《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理想的关注,而《临江仙》则专注于个人情感与春天的享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与人文:诗词中的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