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张光禄荣佚堂》
时间: 2025-01-04 08:57: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
相去千余载,能与同令名。
亦尝便侍从,况有冰玉清。
山怀山东业,力制河北兵。
云烟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无所为,脱身吴楚城。
七十还印绶,不以名教轻。
葺堂读旧书,时出郊郭行。
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
适逢野老语,复问农人耕。
纷纷世上士,车马无此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今名士的思考和对个人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两位古代的老师和两位现今的名士,尽管相隔千年,他们的名声依然能够相提并论。作者曾经在仕途上侍奉过权贵,而现在则追求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虽然身处动荡的时代,但他选择隐退,放弃名利,享受田园生活。诗中描绘了他在水边观鱼、树下听莺的闲适,以及与农人交谈的乐趣,反映出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注释
- 疏氏:指疏氏家族,古代有名的教育家。
- 张氏:指张氏家族,诗中提到的现今的两位名士。
- 冰玉清:比喻人品高洁。
- 吴楚城:指江南的吴地和楚地,代表隐居的地方。
- 印绶:指官职的象征,表示权力和地位。
- 郊郭:指城市的边缘地区,通常是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向之,号梅山,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推崇古典诗词,致力于恢复古风,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在宋代,政治动乱与士人生活的困境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隐逸,梅尧臣的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反思与追求自然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寄题张光禄荣佚堂》是他对古今名士的思考与反省的作品。诗中以“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开篇,明确了对古代名士与当代名士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名利的淡泊。诗人在曾经做官的日子里,经历了权谋与纷争,最终选择隐居,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中通过“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自然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他与农人交谈的情景,更是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在诗的结尾部分,作者强调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全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既有对古今文化的深思,也有对个人生活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士人的独特视角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氏昔二傅:提及古代教育家,暗示文化的传承。
- 张氏今两卿:指当代的名士,强调历史的延续。
- 相去千余载:时间的流逝,反映出名声的恒久。
- 能与同令名:对比了古今名士的声望。
- 亦尝便侍从:回忆年轻时的仕途经历。
- 况有冰玉清:形容自己品德的高洁。
- 山怀山东业:对故乡的思念,强调根植于文化的土壤。
- 力制河北兵:回顾过往的职责与艰辛。
- 云烟忽起晦:暗示政治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日月不得明:象征时代的混乱。
- 白首无所为:年老时的无所作为,反映对人生的思考。
- 脱身吴楚城:选择隐遁,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七十还印绶:虽然年迈,但仍不贪恋名位。
- 不以名教轻:强调对名利的轻视。
- 葺堂读旧书:回归书卷,追寻学问的乐趣。
- 时出郊郭行:偶尔外出,享受自然。
- 水边观游鱼:描绘闲适的田园生活。
- 树底爱啼莺: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美好。
- 适逢野老语:与农人交流,体会平凡生活的智慧。
- 复问农人耕:体现对农业生活的尊重。
- 纷纷世上士:世间的士人纷扰。
- 车马无此情:强调内心的宁静是世俗无法给予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玉清”形象地比喻人品的高洁。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工整的对仗,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 排比:通过列举自然景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心平衡的追求。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后,选择了一条隐逸的道路,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水边:象征自由与宁静。
- 游鱼:代表生命的悠然与活力。
- 啼莺:象征美好的自然与诗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疏氏”指的是哪个家族?
- A. 张氏
- B. 李氏
- C. 疏氏
- D. 王氏
-
诗人选择隐退的原因是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世俗的厌倦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官职的执着
-
诗中提到的“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逍遥自在
- C. 追求名利
-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作品与王维的诗歌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追求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但梅尧臣更加强调历史的传承与个人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景色与情感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