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弟寺丞归宣城因寄太守孙学士》
时间: 2025-01-19 17:41: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公下车日,郡内一登望。
昭亭山苍苍,寒溪水瀁瀁。
句清宛微浑,三洲分细浪。
小艇下滩来,群鸥舞潭上。
借问鸥何若,水深鱼莫向。
鸥馁犹识机,鱼乐不忘饷。
子去见太守,於我必有访。
但寄此薄言,樽前为之唱。
白话文翻译:
谢公驾车到达的日子,正是我在郡内远望的时刻。
苍翠的昭亭山和潺潺的寒溪水映入眼帘。
河水清澈宛如细腻的丝绸,三洲之间细浪轻轻分开。
小船顺着河滩驶来,群鸥在潭面上翩翩起舞。
我问那群鸥,现在的情况如何,水深处的鱼难以游向岸边。
鸥鸟即使饥饿仍能识趣,鱼儿也不忘回馈恩惠。
你去拜见太守,必定会有问候我。
我只寄上这简短的诗句,愿在酒杯前为你歌唱。
注释:
- 谢公:指的是谢安,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诗人。
- 郡:指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苍苍:形容颜色深沉,常用来描绘山的颜色。
- 瀁瀁:形容水流的声音或样子,潺潺而流。
- 借问:有请教的意思。
- 鸥:海鸥,象征自由与灵动。
- 子:在这里指的是对友人的称呼。
- 薄言:指简单的言辞,这里指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五言诗和七言诗闻名,风格清新,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回归家乡宣城时,正值谢公到达之际,诗人借此情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昭亭山和寒溪水,青翠而宁静,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尤其是“句清宛微浑,三洲分细浪”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水流与山色的交融,突出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细腻。
同时,鸥鸟的舞动与鱼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借问鸥何若”这一问句,向友人传达了自己的关切与思考,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太守的问候,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简短的诗句在酒宴上为友人唱和,展现了诗人豁达而乐观的情怀。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谢公下车日,郡内一登望。
诗人提到谢公的到来,暗示着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同时展现出他对周围美景的向往。 -
昭亭山苍苍,寒溪水瀁瀁。
描绘了山的苍翠和水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句清宛微浑,三洲分细浪。
细腻的描写水流与山影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动静结合的美感。 -
小艇下滩来,群鸥舞潭上。
小船的出现与飞翔的鸥鸟相映成趣,展现自然的生机。 -
借问鸥何若,水深鱼莫向。
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进一步探讨生存的智慧。 -
鸥馁犹识机,鱼乐不忘饷。
描述鸥鸟的机灵和鱼的愉悦,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互相关系。 -
子去见太守,於我必有访。
诗人希望友人与太守间有良好的交流,彼此问候。 -
但寄此薄言,樽前为之唱。
通过简单的诗句表达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深鱼莫向”,通过比喻表现环境的深邃。
- 拟人:如“鸥馁犹识机”,赋予鸥鸟以人的智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子上保持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昭亭山:象征着稳定和自然的永恒。
- 寒溪:代表了诗人的思维与心境的流动。
- 鸥:象征自由和灵动。
- 鱼: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什么? A. 昭亭山
B. 华山
C. 泰山
D. 黄山 -
诗人问鸥鸟时,想了解什么情况? A. 鸥鸟的数量
B. 水的深度
C. 鱼的活动
D. 风的方向 -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向友人表达情感? A. 书信
B. 诗句
C. 礼物
D. 饮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的《三十二弟寺丞归宣城因寄太守孙学士》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梅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诗则更强调孤独与宁静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