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丞相燕息园》

时间: 2025-01-19 17:46:26

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

小车辞汉庭,缁衣赋卫国。

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

京水鱼可缗,东陂雁可弋。

岂不有秦声,酒酣歌在侧。

宁同扶风人,自去北山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
小车辞汉庭,缁衣赋卫国。
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
京水鱼可缗,东陂雁可弋。
岂不有秦声,酒酣歌在侧。
宁同扶风人,自去北山北。

白话文翻译

我在朝为官虽已辛劳,但在暮年时常想念你。
我告别汉朝的宫廷,身穿缁衣归于卫国。
广阔的园中树木繁茂,鸟儿在这里欢鸣,映衬着田野的色彩。
京城的水中鱼可用绳索捕捞,东边的堤岸雁可用箭射。
难道没有秦国的歌声吗?酒酣时,歌声就在一旁。
我宁愿像扶风的隐者那样,独自去往北山深处。

注释

  • 少仕:少有仕途,指年轻时的官职不多。
  • 暮节:暮年,老年时期。
  • 缁衣:表示平民或隐士的衣着,通常指黑色的衣服。
  • 京水:指京城附近的河流。
  • 可缗:用绳索捕捞。
  • :用弓箭射猎,指射雁。
  • 秦声:指古代秦国的歌声,传递出古老的情感。

典故解析

“扶风”是指古代扶风地区,隐士的理想归处,寓意隐逸生活。“秦声”则常与古代的豪放与悲壮相联系,体现了对故国情怀的追忆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云峰,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明丽、自然流畅著称,尤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晚年,反映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陈丞相燕息园》是一首表现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作。通过“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一句,梅尧臣传达出对自己仕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如“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渴望归隐自然的情感。整体而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年少时虽然努力仕途,但在晚年时依旧思念昔日的朋友。
  • “小车辞汉庭,缁衣赋卫国”:告别朝廷,回归田园,选择平民的生活。
  • “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描绘广阔的园林,树木繁茂,鸟鸣声声,展现自然的美好。
  • “京水鱼可缗,东陂雁可弋”:提及京城附近的水域,鱼可捕,雁可射,表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岂不有秦声,酒酣歌在侧”:历史的回响与朋友的陪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宁同扶风人,自去北山北”:愿意像隐士一样去往北山,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展现了对比。
  • 意象:广园、鸣鸟、京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辛劳的反思,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自然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与宁静,反映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
  • 鸣鸟: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京水东陂: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缁衣”主要指什么?

    • A. 皇帝的衣服
    • B. 隐士或平民的衣服
    • C. 武士的铠甲
    • D. 祭祀的衣服
  2. 诗中“广园树佳木”描绘的是?

    • A. 诗人的办公室
    • B. 一处繁茂的自然环境
    • C. 战斗的场景
    • D. 宫廷的花园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诗歌。
  • 《渔舟唱晚》(王维):描绘山水自然,表达隐逸情怀。

诗词对比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陈丞相燕息园》的对比:

  • 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旅途的感受与壮阔的场景,而梅尧臣则着重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梅尧臣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与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