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厉宗上人》

时间: 2025-01-14 21:36:08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白话文翻译:

我骑马背着高峻的岷山,终南山的雨雪交融。
在漱口泉旁,秋天的仙鹤飞临,禅院的树下,夜晚的猿猴经过。
高高的山顶上白云消散,前面的山上黄叶繁多。
曾经在庐山吟唱,月光映动了九江的波浪。

注释:

字词注释:

  • 拥策:骑马时手握马鞭。
  • 岷峨:指岷山,山势陡峭。
  •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道教圣地。
  • 漱泉:指清澈的泉水,用来漱口。
  • 秋鹤:秋天时飞来的仙鹤。
  • 禅树:指寺院中的树木。
  • 夜猿:夜晚活动的猿猴。
  • 高顶:高山的顶端。
  • 庐岳:指庐山。
  • 月动:月光随着波浪的起伏而动。

典故解析:

  • 终南山:道教的发源地,象征隐逸与清静。
  • 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常以此为创作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孟知,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多描写山水景色和隐逸生活而受到后人赞誉。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送厉宗上人》是贾岛为送别一位道士而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中融入了山水景色,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诗歌鉴赏:

贾岛的《送厉宗上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友人道别的感伤。诗中开头以“拥策背岷峨”描绘了骑马在高山之中,展示出一种壮阔的景象,带有一种豪放的气质。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终南山的雨雪和漱泉的秋鹤,引入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高山白云和前山黄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的意境,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最后一句“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不仅点明了诗人曾在庐山吟咏的经历,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感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拥策背岷峨:骑马穿行在高峻的岷山背后,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2. 终南雨雪和:在终南山,雨雪交融,显示出自然的变化与和谐。
  3. 漱泉秋鹤至:在清泉边,秋天的仙鹤飞临,意象生动,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4. 禅树夜猿过:夜晚的猿猴经过禅院的树,增加了情景的生动感。
  5. 高顶白云尽:高山的顶端已被白云遮住,象征着思绪的高远。
  6. 前山黄叶多:前面的山上黄叶纷飞,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7. 曾吟庐岳上:回忆曾在庐山吟唱,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8. 月动九江波:月光映照下的江水波动,传达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动九江波”,将月光与水波的关系比喻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严谨,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自然景观展开,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岷峨:象征着高远、崇高的理想。
  • 雨雪:象征着变化与和谐,体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秋鹤:代表着宁静与清雅,寓意着诗人的心境。
  • 黄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座山? a) 黄山
    b) 终南山
    c) 泰山

  2. “漱泉秋鹤至”中描述了什么动物? a) 仙鹤
    b) 鹰
    c) 鸽子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月”与什么相结合? a) 河流
    b) 大海
    c) 九江波

答案:

  1. b) 终南山
  2. a) 仙鹤
  3. c) 九江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贾岛的《送厉宗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风光,但贾岛更侧重于对友人的送别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于描写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表现形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