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时间: 2025-01-06 08:2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友人
同人半年别,一别寂来音。
赖有别时文,相思时一吟。
我常倦投迹,君亦知此衿。
笔砚且勿弃,苏张曾陆沉。
但存舌在口,当冀身遂心。
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半年的思念之情。虽然彼此分开,音信稀少,但常常通过书信来互相寄托思念。诗人常在外漂泊,友人也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希望友人不要丢弃笔砚,因为即使苏轼和张旭也曾遭遇过沉浮。只要言语尚在,便希望身体能够顺遂,心愿得以实现。最后,诗人告诉友人,在明亮的月夜里,松树和桂花显得寒冷而清幽。
注释:
- 同人:同伴、朋友。
- 寂来音:音信稀少,孤独寂寞的消息。
- 赖有别时文:依靠分别时的书信。
- 相思时一吟:在思念时吟唱诗句。
- 倦投迹:厌倦漂泊,流落他乡。
- 君亦知此衿:你也知道我的心情。
- 笔砚且勿弃:希望保留书写的工具,不要丢弃。
- 苏张:指苏轼和张旭,二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 陆沉:沉浮于世,经历无常。
- 舌在口:言语尚存。
- 身遂心:身体能够顺遂,心愿得以实现。
- 明月夜:明亮的夜晚,象征思念与宁静。
- 松桂寒森森:冷清的松树和桂花,象征孤独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孤雁,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贾岛与友人分别半年之后,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唐代是一个文人交往频繁的时代,书信往来是维持友谊的重要方式。
诗歌鉴赏:
《寄友人》是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诗人在寥寥几句中,展现出深厚的友谊与孤独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便以“同人半年别”引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思念。接着,诗人提到依靠书信来传递情感,展现了知识分子之间的情谊与沟通方式。
“我常倦投迹,君亦知此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同时暗示友人对他心境的理解,友谊的深厚在此处得到了体现。接下来的“笔砚且勿弃”则显示了诗人对文人身份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继续创作的期望。这里提到的苏轼、张旭也是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
最后两句“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则以自然景象结尾,明月与寒松桂象征着孤独与思念,也引发读者对于友谊的深思。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孤独及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人半年别,一别寂来音:表达与朋友分开的时间和因距离而来的孤寂。
- 赖有别时文,相思时一吟: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
- 我常倦投迹,君亦知此衿:表达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友人也理解自己的心情。
- 笔砚且勿弃,苏张曾陆沉:希望友人保留书写工具,提及历史人物以表明文人之间的共鸣。
- 但存舌在口,当冀身遂心:只要言语能继续,希望身体和心愿能够实现。
- 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以自然景象寄托思念,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同人半年别,一别寂来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松树、桂花等意象,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 比喻:将孤独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学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生动地表达出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宁静,代表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 松:象征坚韧、孤独,表现出漂泊生活的冷清。
- 桂:象征高洁与美好,寄托对友人品质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贾岛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苏张”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苏轼和张旭
- B. 苏武和张骞
- C. 苏轼和张扬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爱情
- B. 友情与思念
-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则表达了对兄弟的关心,情感更加细腻。
这两首诗与《寄友人》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