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峨眉曼绿,窣地相逢画屏曲。为数芳年,锦瑟平分一半弦。低眸无语,懊恼凌波人易去。只是模糊,待写冬郎偶见图。
白话文翻译:
在峨眉山的绿意中,轻轻相遇在那画屏曲中。芳华年少的日子,像锦瑟般分成了一半的弦。低下头默默无语,心中懊恼,像波上行人容易离去。只是模糊不清,等待着偶尔见到冬郎的图画。
注释:
- 峨眉:指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 曼绿:形容绿色绵延、柔和。
- 窣地:轻轻相遇的意思,带有一种轻柔的感觉。
- 画屏曲:指精美的画卷或屏风,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场面。
- 锦瑟:古代一种乐器,形容音乐的美妙。
- 平分一半弦:比喻事情的对半分开,暗示着某种失落或遗憾。
- 凌波:形容轻盈的姿态,像是在水面上行走。
- 冬郎: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人物,具有情感寄托的含义。
- 模糊:形容不清晰,隐约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承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涉及爱情、自然等主题。他的诗风常常带有一丝忧郁和思索,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三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开篇“峨眉曼绿”点出了自然的美好,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用“窣地相逢”来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遇,紧接着以“为数芳年”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似乎在感叹着青春的短暂。
“锦瑟平分一半弦”则是对美好回忆的切割与失落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懊恼。接下来的“低眸无语,懊恼凌波人易去”更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瞬息万变,正如水面上轻盈的行人,稍纵即逝。
最后一句“只是模糊,待写冬郎偶见图”则留下了一个悬念,似乎在等待某个特定的时刻与人,给人以联想与遐想。整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峨眉曼绿,窣地相逢画屏曲。”:以峨眉山的绿意作为背景,描绘人与自然的相遇,画屏曲体现了美的氛围。
- “为数芳年,锦瑟平分一半弦。”:表达了青春的短暂与美好,暗示生活中的遗憾。
- “低眸无语,懊恼凌波人易去。”:表现出对过往的唏嘘与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水面上的行人,易逝而难留。
- “只是模糊,待写冬郎偶见图。”:留下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感,似乎在等待某个特定的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瑟平分一半弦”比喻青春的美好与失落。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强化情感表达,如“峨眉”“凌波”等。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时光流逝与人际关系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峨眉:象征着美丽与宁静,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曼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美好。
- 锦瑟:象征着音乐、情感与生活的复杂性。
- 冬郎:可能象征着某个特定的人,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峨眉”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云南
- C. 西藏
-
“锦瑟平分一半弦”中的“锦瑟”象征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失落的青春
- C. 复杂的情感
-
诗中的“冬郎”可能指代什么?
- A. 一位朋友
- B. 一个特定的人
- C. 自然的象征
答案:
- A. 四川
- C. 复杂的情感
- B. 一个特定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史承谦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史承谦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技巧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