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楼怨
钿筝理罢久支颐,
帘外黄昏月上时。
莺去燕来春暗老,
含情惟有镜鸾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梳理钿筝,悠然自得,但内心却掩不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莺鸟已飞去,燕子也不再来,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老去。她只是对着镜中的鸾鸟,默默倾诉自己的情思。
注释:
- 钿筝:一种古代乐器,通常用于歌舞表演,这里指女子弹奏乐器。
- 支颐:指用手托着下巴,表示思索或沉思。
- 帘外黄昏:指窗外的黄昏时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莺去燕来:春天的鸟儿来来去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含情:含蓄而深情地表达情感。
- 镜鸾:指镜中所映出的美丽的鸾鸟,寓意女子的情感寄托。
典故解析:
“莺去燕来”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更迭和生命的流转,表现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晋,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写女子的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女性地位低下的时期,女性的情感与身世常常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诗中表现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与无奈。
诗歌鉴赏:
《青楼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的心理活动。开头的“钿筝理罢久支颐”描绘了她在弹奏乐器后的沉思,意味着她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的意义。黄昏时分的月光透过帘子洒落,使整个场景显得柔和而又略显忧伤。
“莺去燕来春暗老”一句,透过鸟儿的来去引申出春天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在这段时间里,女子的情感似乎只能寄托于她的镜中映像,表现了对爱情和美好往昔的无奈追忆。
整首诗情感深邃,运用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孤独、怀旧和对人生的思考,兼具艺术性与哲理性,展现了谢晋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钿筝理罢久支颐”:女子弹奏钿筝,弹完后静静地支着下巴,体现出一种悠然与沉思。
- “帘外黄昏月上时”:黄昏时分,月亮悄然升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莺去燕来春暗老”:春天的鸟儿来来去去,时间悄然流逝,春天也随之暗淡。
- “含情惟有镜鸾知”:她的情感只能寄托于镜子中的鸾鸟,表露了她的孤独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情感寄托于镜中的鸾鸟,象征着美好与失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表现春天的老去。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女子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索,揭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生命的脆弱,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钿筝: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莺与燕:象征着春天的来去与生命的循环。
- 镜鸾: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楼怨》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谢晋
D. 王维 -
“莺去燕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鸟儿来来去去
B. 夏天的风景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花 -
诗中提到的“钿筝”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古乐器
C. 一种衣物
D. 一种花卉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念,但更侧重于词的婉约与细腻,表现出不同时代女性的情感寄托与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谢晋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