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古乐府二章 其二》

时间: 2025-01-14 19:44:09

圣王临兆民,凛如朽索驭。

六马昔贤忠爱深,峻坂不敢驰驱下。

安不忘危古所嘉,敬恭一念思无邪。

周瑶池,汉渥洼,唐舞倾杯貌玉花。

吾皇一洗千年陋,皇途帝轨同驰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古乐府二章 其二
作者: 方献夫 〔明代〕

圣王临兆民,凛如朽索驭。
六马昔贤忠爱深,峻坂不敢驰驱下。
安不忘危古所嘉,敬恭一念思无邪。
周瑶池,汉渥洼,唐舞倾杯貌玉花。
吾皇一洗千年陋,皇途帝轨同驰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的君王,他对百姓的关怀犹如驾驭着腐朽的索具一样严谨。古代的贤良忠臣深厚的忠诚,使得即使在险峻的山坡上也不敢轻举妄动。安定的日子不忘危机,这是古人所赞许的美德;心怀敬重与恭敬的念头,思虑清净而无邪。周朝的瑶池,汉朝的渥洼,唐朝的舞蹈,犹如倾杯之态,映衬着玉花的美丽。愿吾皇能够一洗千年的陋习,皇道与帝道同样迅速而顺畅。


注释

字词注释:

  • :严肃、庄重。
  • 朽索:腐朽的绳索,形容事情的严峻与不易。
  • 峻坂:陡峭的山坡,象征困难和险恶的环境。
  • 安不忘危:安定时不忘危机,强调警惕性。
  • 周瑶池:周朝的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美丽水域。
  • 汉渥洼:汉朝的渥洼,指的是汉代的美好景象。
  • 倾杯貌玉花:形容饮酒时的美丽姿态。

典故解析:

  • 安不忘危:出自《左传》,意在提醒君主在安定时期也要保持警觉。
  • 周瑶池、汉渥洼:均为古代美好景象的象征,体现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献夫,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善用典故,文辞优美。

创作背景:

在明代,政治局势复杂,社会动荡不安。方献夫创作此诗,旨在表达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与对国家的殷切希望,展现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蕴含着对古代君主风范的礼赞。开头直接点出“圣王”,显示出对统治者的崇敬之情。接着通过严谨的比喻,表现了君主治国的态度和决心。在古代,忠臣的深厚情谊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反映出诗人对忠诚的重视。

“安不忘危”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醒君主即使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警惕。这种忠告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政治,也适用于人们的生活,具有普遍的教导意义。

最后,诗中提到的历史典故和美丽的景象,形成了一幅古今交融的画面,唤起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整体来看,方献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文化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王临兆民:描述了君王对人民的关怀。
  2. 凛如朽索驭:严肃的态度,表明对统治的重视。
  3. 六马昔贤忠爱深:提到古代忠臣的忠诚,显示出对忠义的歌颂。
  4. 峻坂不敢驰驱下:险峻的环境中,表现出忠臣的谨慎。
  5. 安不忘危古所嘉:古人提倡的智慧,警示不忘潜在的危险。
  6. 敬恭一念思无邪:强调内心的敬恭与纯净。
  7. 周瑶池,汉渥洼:历史的辉煌与美丽。
  8. 唐舞倾杯貌玉花:描绘欢庆的场景,展现文化的繁荣。
  9. 吾皇一洗千年陋:希望当今皇帝能够改正陋习。
  10. 皇途帝轨同驰骤:愿君主之路顺畅而快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王比作“朽索驭”,强调其严谨态度。
  • 对仗:如“安不忘危,敬恭一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明君,同时强调治国理政需要警惕与谨慎,彰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寄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王:象征理想的统治者,具备智慧与仁爱。
  • 忠臣:代表着忠诚和责任感。
  • 瑶池渥洼玉花:古代美好文化的象征,体现传统美德与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提到的“安不忘危”是出自哪个典故?

    • A. 《论语》
    • B. 《左传》
    • C. 《史记》
    • D. 《庄子》
  2. “圣王临兆民”中的“圣王”指代的是?

    • A. 任何一位君主
    • B. 理想中的统治者
    • C. 具体的历史人物
    • D. 诗人的朋友
  3. “敬恭一念思无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虑
    • B. 谜语
    • C. 纯净与敬重
    • D. 轻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方献夫的诗更侧重于政治理想和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两者虽然主题不同,却都展现了各自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献夫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