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六》
时间: 2025-01-01 11:20:57意思解释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六
原文展示: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白话文翻译:
道德如同辽阔的海洋,百谷都汇集于其浩渺之中。云梦山吞没了许多才俊,坐落于黄陂的那片小水域映照着这一切。文采再一次辉煌绚烂,精深的道理如同云霭般飘渺。典籍的教诲追寻着光明的深邃,气象和谐充斥于四面八方。
注释:
- 道德:这里指的是人的品德和道义。
- 富瀛海:形容道德的深厚如海洋般广阔。
- 百谷:指各种农作物,象征着丰收和繁荣。
- 云梦:古代云梦泽,传说中有许多神奇的事物,象征着梦想和潜力。
- 斯文:指文化和文采。
- 炳蔚:形容光辉灿烂。
- 精义:深刻的道理。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
- 典谟:经典的教诲。
- 灏噩:意指深远的光明。
- 协气:和谐的氛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廌(约1085年-约1130年),字德辉,号云峰,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文风清新脱俗,寓意深远。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内相任杭州使君期间,表达了对其道德修养和才华的赞誉,以及对水云乡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廌对道德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开篇以“道德富瀛海”引出主题,形象地描绘了道德的广阔与深厚,仿佛让人感受到那无边无际的海洋,象征了人的品德修养是多么的重要。接着,诗中提到“百谷输浩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繁荣景象,更暗示了道德和文化的滋养与丰盈。云梦毒山的引入,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卓越人才的渴望,进一步突显出人文精神的追求。
后半部分的“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在强调文采与道理的同时,更传达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期许。最后两句“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则回归到对经典教诲的尊重与对和谐氛围的渴望,展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景象。全诗不仅情感真挚,而且意象丰富,体现了李廌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德富瀛海”:道德的广度和深度如同辽阔的海洋。
- “百谷输浩渺”:自然的丰盈与道德的滋养相辅相成。
- “云梦吞什伯”:云梦山如同一个吸纳才俊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坐映黄陂小”:小水域的映照,细腻而生动。
- “斯文再炳蔚”:文化的再度辉煌照耀着人们。
- “精义凌缥缈”:深刻的道理如同浮云,难以捉摸。
- “典谟追灏噩”:追求深远的教诲与智慧。
- “协气充四表”:和谐的气氛充盈四周,传达出一种理想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德比作大海,形象生动。
- 对仗:如“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在“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中,强调了文化的深厚与精神的飘渺。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道德与文化的歌颂,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和谐社会的渴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道德:象征着人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
- 瀛海:代表无限的可能与广博的胸怀。
- 云梦:象征着梦想与高尚的追求。
- 黄陂:小水域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栖息地。
- 斯文:文化与文采的象征,指向精神世界的丰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道德富瀛海”中“富”字的意思是?
- A. 丰富
- B. 贫乏
- C. 空虚
- D. 复杂
- 诗中提到的“云梦”是指?
- A. 一种植物
- B. 古代的一个湖泊
- C. 传说中的神山
- D. 一种智慧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爱情
- B. 道德与文化
- C. 乡愁
- D. 战争
- “道德富瀛海”中“富”字的意思是?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廌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发现二者都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但李廌更侧重于道德与文化的内涵,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李廌研究》
- 《诗经与宋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