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即事》

时间: 2025-01-19 20:52:33

重梅过了犹悭雨,幸有南薰在以槐。

燕子亦於贫者薄,今年全不见飞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梅过了犹悭雨,幸有南薰在以槐。燕子亦於贫者薄,今年全不见飞来。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期已经过去,依然渴望着雨水,幸好有南风带来了槐树的香气。燕子也在贫瘠的地方显得稀少,今年完全没有看到它们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梅:指梅花的盛开期。
  • 犹悭:仍然渴望或期待。
  • 南薰:南方的风,带来温暖和香气。
  • :槐树,常用来象征夏日的气息。
  • 燕子:指燕子这种鸟类,常常与春夏季节相伴。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提到的梅花、槐树和燕子皆为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春夏的景象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季,正值梅花凋谢,诗人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失落与期待,并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夏中即事》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重梅过了犹悭雨”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留恋,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梅花的花期已经过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而“犹悭雨”则表明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雨水象征着生机和希望。接着,诗人转向了“南薰”,用南风的温暖和槐树的香气来调和失落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

而“燕子亦於贫者薄,今年全不见飞来”则进一步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春天的怀念。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回归,但今年却没有出现,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失落与萧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也让人感受到人情的冷暖与生命中的无常。

整首诗意境清新却又带有淡淡的忧伤,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细腻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梅过了犹悭雨:梅花的花期已经过去,诗人仍然渴望雨水的滋润。
  • 幸有南薰在以槐:南风带来了槐树的香气,给人以慰藉。
  • 燕子亦於贫者薄:燕子在贫瘠的环境中显得稀少,寓意生活的困境。
  • 今年全不见飞来:今年燕子没有出现,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梅”与“南薰”,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燕子的缺席被赋予了人情的冷漠,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生命中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代表逝去的时光。
  • 南风:象征温暖与希望,带来生活的细微美好。
  • 燕子:象征春天与生机,代表着失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梅过了犹悭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梅花的怀念
    b) 对雨水的渴望
    c) 对夏天的喜爱
    d) a和b都对

  2. “燕子亦於贫者薄”中的“贫者”指的是? a) 贫穷的人
    b) 贫瘠的环境
    c) 贫弱的生命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俞桂的《夏中即事》和杜甫的《春望》,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描写季节变迁时所表达的情感差异,俞桂更倾向于细腻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对国事的忧虑与悲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