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道岩二十韵》

时间: 2025-01-01 15:34:20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

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

物无疵疠年谷热,有感则通如合符。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

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

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道岩二十韵
作者: 黄诰 〔宋代〕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
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
物无疵疠年谷热,有感则通如合符。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
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
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白话文翻译:

道士元周姓胡,今早送我一幅仙岩图。
这块巨石面朝东西,打破混沌,显现出中心的虚空。
想要知道地面是多么深广,架设的屋子有百根柱子,显得十分宽敞。
天池高低相互灌溉,四根柱子高高耸立,撑着香炉。
坐帽朝南仍仰望,云雾缭绕在北边的一座山峰。
前面和后面的山岩环绕,直通可以肩扛的篮舆。
吴许留下的试剑石,葛艾弃置在烧丹炉旁。
当时世俗的眼光未曾识得,一旦脱去鞋子,便朝向清净之都。
如今的丹井泉水涌动,连接着三江与五湖。
春天桃李盛开如锦绣,仿佛置身于武陵溪边。
人间的酷热无法抵达,这里清风白水摇曳着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枯死,只有玉叶依然青翠不枯。
在三清殿前夜拜章,香气缭绕,弥漫在七十个身躯周围。
月光射入空中,洁白的寒冰在玉壶中映现。
老龙沉睡,突然惊醒,片刻之间万顷土地沾满了甘露。
物无疵疠,年谷丰收,只要有感应就能如符契般通达。
现今的图经本该传说,后来荒废成了丘墟。
元周来到后必定修复,十四年间复兴了古老的风貌。
崇宁天子发布明诏,废弃者使兴盛传扬圣谟。
郡邑何时能够奏章,齐心祝贺欢呼。

注释:

  • 元周: 道士的名字,姓胡。
  • 仙岩图: 描绘仙境的山岩图。
  • 混沌: 指未开化的状态。
  • 天池: 上天的池水,象征灵气的源泉。
  • 三清殿: 道教的殿宇,供奉三清。
  • 香绕真仪: 烟香缭绕着神圣的仪式。
  • 崇宁天子: 指宋朝的皇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道教文化和诗作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道教思想的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教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受到道教哲学的影响,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题道岩二十韵》是一首充满道教思想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道士的居所仙岩,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道教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和修辞,增强了诗的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开篇以道士的身份引入,接着描绘仙岩的壮丽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道教的宇宙观。诗中提到的“天池”、“百楹”等意象,暗示着道教的清净与和谐,展现了一个理想的修道场所。

结合春天的桃李盛开,诗人将道教的清幽与自然的美丽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既展现了幽静之地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对尘世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丰富的象征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清净的哲学思想,令人深思。诗歌的最后,提到的“崇宁天子降明诏”更是点明了道教文化的复兴,与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视角和文化自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介绍道士的身份及其赠送的仙岩图,设定诗的主题。

  2.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描述仙岩的形态,象征混沌的打破与清明的到来。

  3.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想了解地理的深广,展示这里的宽敞与气派。

  4.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天池的高低相互滋润,强调灵气的流动与神圣的氛围。

  5.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描绘道士的姿态和自然环境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敬畏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句子对称,增强了音韵和节奏的美感。
  • 比喻: 通过将自然景观与道教思想相结合,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文化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对理想仙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岩: 道教理想中的修道场所,象征灵性与纯净。
  • 天池: 象征灵气的源泉,代表着自然的和谐。
  • 桃李: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象征道教的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诰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天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灵气
    C) 战争
    D) 友情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对道教文化的赞美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黄诰
  2. B) 灵气
  3. C) 对道教文化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黄诰《题道岩二十韵》 vs 王维《终南山》
    两首诗都描绘了道教文化与自然的结合,但黄诰更为细腻,展现了人文的内涵,而王维则偏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下一句是什么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上一句是什么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下一句是什么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上一句是什么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下一句是什么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上一句是什么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下一句是什么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上一句是什么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下一句是什么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上一句是什么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下一句是什么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上一句是什么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下一句是什么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上一句是什么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下一句是什么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上一句是什么

道士元周其姓胡,下一句是什么

朝来遗我仙岩图。上一句是什么

朝来遗我仙岩图。下一句是什么

一堆盘石东西向,上一句是什么

一堆盘石东西向,下一句是什么

凿破混沌中心虚。上一句是什么

凿破混沌中心虚。下一句是什么

欲知地面深且广,上一句是什么

欲知地面深且广,下一句是什么

架屋百楹端有余。上一句是什么

架屋百楹端有余。下一句是什么

天池高下相灌溉,上一句是什么

天池高下相灌溉,下一句是什么

四柱卓立擎香炉。上一句是什么

四柱卓立擎香炉。下一句是什么

席帽近南犹仰视,上一句是什么

席帽近南犹仰视,下一句是什么

云盖一峰蟠北隅。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