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时间: 2025-01-06 15:37:51

令节逢端午,离乡兴尚佳。

江流黄带束,山色绿衙排。

旅宿梁间燕,繁声井底蛙。

蒲樽聊一酌,奚必动愁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令节逢端午,离乡兴尚佳。
江流黄带束,山色绿衙排。
旅宿梁间燕,繁声井底蛙。
蒲樽聊一酌,奚必动愁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写的,虽然身在异乡,但心情依旧很好。江水像金色的带子一样流淌,山色如同绿衫般整齐。旅馆的梁间有燕子在飞,井底传来蛙声一片。拿起蒲葱做的酒杯,随意地喝一杯,何必因身在异乡而感到忧愁呢?

注释:

  • 令节:指特定的节日,这里指端午节。
  • 兴尚佳:兴致高昂,心情愉快。
  • 江流:江水流动。
  • 黄带束:形容江水的颜色像金色的带子一样。
  • 绿衙排:形容山色如同整齐的绿衣。
  • 旅宿:旅途的住宿。
  • 梁间燕:指燕子在屋梁间飞舞。
  • 繁声:指声音嘈杂。
  • 井底蛙:指井底的青蛙,常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
  • 蒲樽:蒲葱做的酒杯。
  • 奚必动愁怀:何必因身在异乡而感到忧愁呢?

典故解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纪念屈原。诗中提及端午,体现了诗人对节日的重视与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如江水、山色、燕子、蛙声等,均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恩浩,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作而知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端午节,诗人身处异乡,虽然远离故乡,但面对节日却依旧保持愉快的心情,反映了人们在外游子的思乡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端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度端午的情景和感受。诗的开头便点明了节日的主题,随着“离乡兴尚佳”的表述,既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无奈,又流露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下来,诗人用“江流黄带束,山色绿衙排”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色,色彩鲜明,既是对故乡山水的回忆,也是对眼前景象的欣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旅宿梁间燕,繁声井底蛙”则通过对细节的刻画,生动展现了旅宿的环境。燕子和青蛙的声音,既是自然的音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逸,似乎在提醒诗人,生活依旧美好。

最后两句“蒲樽聊一酌,奚必动愁怀”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洒脱。即便身在他乡,诗人依然选择享受当下,何必为离乡而忧愁。这种乐观的态度,正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令节逢端午:在这个特定的节日——端午节。
  2. 离乡兴尚佳:虽然远离故乡,心情却依然很好。
  3. 江流黄带束:江水如同金色的带子在流动。
  4. 山色绿衙排:山的颜色如同整齐的绿衣裳。
  5. 旅宿梁间燕:在旅馆的屋梁上有燕子飞舞。
  6. 繁声井底蛙:井底传来蛙声一片,环境宁静。
  7. 蒲樽聊一酌:拿起蒲葱做的酒杯,随意喝一杯。
  8. 奚必动愁怀:何必因身在异乡而感到忧愁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流黄带束”,将江水比作金色的带子,生动形象。
  • 对仗:如“江流黄带束,山色绿衙排”,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端午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端午:传统节日,象征着思乡与团圆。
  • 江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与宁静。
  • 燕子: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 蛙声: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 A. 中秋
    • B. 端午
    • C. 春节
    • D. 重阳
  3. “蒲樽聊一酌”中的“蒲樽”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酒杯
    • C. 一种食物
    •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C. 清代
  2. B. 端午
  3. B. 一种酒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端午》都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加强调孤独的情感,而《端午》则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