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文茂才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3:07: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鄂州兵动卓旌旂,
芒闪欃枪射紫薇。
周鼎已沦惟一死,
商芝不采竟全归。
圆光秃顶新官制,
秋色惊心旧禁闱。
忠义如君今有几,
空含悽泪向谁挥。
白话文翻译:
鄂州的军队动员了,军旗飘扬,
刀枪闪烁,射向了紫薇花。
周朝的鼎已经沦落到只剩死亡,
商朝的美芝也不再被采撷,终归于土。
新官制如同光秃的圆顶,
秋天的景色让人心惊,旧时的禁地。
如今像您这样的忠义之士还有几个,
我只能含泪向谁诉说心中的悲哀。
注释:
- 鄂州:指的是今湖北省的一个城市,此地曾是军事重镇。
- 卓旌旂:高高的军旗,象征着军队的动员。
- 芒闪:指刀枪剑戟的光芒闪烁。
- 周鼎:周朝的青铜器,象征着国家的法制与权威。
- 商芝:商朝的美芝,象征着民间的美好事物。
- 圆光秃顶:形容新官上任,缺乏实质内容。
- 秋色惊心: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忧伤和惊恐。
- 忠义:指忠诚和正义,诗人在此提问忠义之士的稀少。
典故解析:
- 周鼎与商芝:周鼎象征周朝的法治崩溃,商芝则象征被忽视的传统美德,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悲哀。
- 禁闱:指旧时的禁地,象征着封闭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恩浩,清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时局,反映个人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动荡的时代,社会动乱,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抒发了对忠义之士稀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赵焕文茂才 其二》是王恩浩在清代动荡背景下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军事动员的场景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以“鄂州兵动卓旌旂”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紧张的军事情形,画面感强烈,仿佛让人置身于战场之中。接着“芒闪欃枪射紫薇”,既有战争的残酷,也暗示美好事物的毁灭。诗人在描述周鼎与商芝的对比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周朝的鼎象征着国家法治的崩溃,而商芝则象征了被遗忘的美德,流露出对历史的无奈和悲哀。
“圆光秃顶新官制”一句,揭示了新上任官员的空洞与无能,反映了对当时政局的不满。最后两句“忠义如君今有几,空含悽泪向谁挥”,更是直接抒发了对忠义之士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王恩浩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鄂州兵动卓旌旂:描绘了军队的动员,暗示了国家动荡。
- 芒闪欃枪射紫薇: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象征美好的事物被毁灭。
- 周鼎已沦惟一死:历史的沦落,周朝的法治消失。
- 商芝不采竟全归:被遗弃的美德与文化的消逝。
- 圆光秃顶新官制:对新官员的批判,空洞的政治。
- 秋色惊心旧禁闱:对昔日荣光的怀念与失落。
- 忠义如君今有几:对忠义之士的惋惜,反映对社会的失望。
- 空含悽泪向谁挥:无处倾诉的悲伤,感情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官制比作“圆光秃顶”,形象地表达对官员的批评。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对忠义之士的渴望,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鄂州:象征战争与动荡。
- 紫薇:象征美好与脆弱。
- 周鼎:象征法治与权威。
- 商芝:象征传统与美德。
- 秋色:象征忧伤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恩浩
- C. 杜甫
-
“鄂州兵动卓旌旂”中的“卓旌旂”指的是什么?
- A. 战斗
- B. 军旗
- C. 美好
-
诗中提到的“周鼎”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法治
- C. 美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恩浩的《赵焕文茂才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忠义的渴望。两者同样在形式上追求工整与对仗,但王恩浩的诗更倾向于直接抒情,而杜甫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与社会》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