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十九 杂咏》

时间: 2025-01-07 21:26:14

江南好,上巳换衣单。

劲节临窗多翠竹,素心入室有芳兰。

尽日与盘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好,上巳换衣单。
劲节临窗多翠竹,
素心入室有芳兰。
尽日与盘桓。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风景真好,正值上巳节换上轻薄的衣裳。
窗前翠竹摇曳生姿,
室内芳兰飘香扑鼻。
一整天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注释:

  • 江南好:指江南的景色美好。
  • 上巳:古代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日。
  • 换衣单:换上轻薄的衣服,象征春天的来临。
  • 劲节:指坚韧有力的节操,常用来形容竹子。
  • 翠竹:指绿色的竹子,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素心:指纯洁的心灵。
  • 芳兰:指芬芳的兰花,象征高洁和雅致。
  • 尽日与盘桓:整天留连于此,形容陶醉于美好的环境中。

典故解析:

“上巳”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通常与春游、踏青相联系,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春日美景的时刻。竹子和兰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琬怀,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上巳节,诗人借此节日表达对江南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 其十九 杂咏》以江南的美景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劲节临窗多翠竹”和“素心入室有芳兰”,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竹子和兰花的意象不仅具有视觉美感,更富有哲理性,象征着坚韧与纯洁,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中“尽日与盘桓”一句道出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与时光流逝的心境,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这首诗中,春日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芬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诗人以此抒发内心的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运用对仗和意象的组合,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好,上巳换衣单。:开篇就强调江南的美好,结合节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劲节临窗多翠竹,:描绘窗外的竹子,生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3. 素心入室有芳兰。:室内的兰花与诗人的素心交相辉映,寓意高洁。
  4. 尽日与盘桓。:表达了对这宁静美好时光的陶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劲节”与“素心”,强调了竹子和兰花的对比。
  • 意象:竹子和兰花是主要意象,代表着坚韧和高洁。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心灵的寄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体现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传达了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江南:象征着美丽、柔和和富饶。
  • 翠竹:代表坚韧、生命力和高尚的情操。
  • 芳兰:象征纯洁、高雅和内心的宁静。
  • 春日:寓意新的开始和生机勃勃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 A. 中秋节
    • B. 上巳节
    • C. 端午节
  2. 诗中描述的主要植物是?

    • A. 桃花
    • B. 翠竹和芳兰
    • C. 桂花
  3. 诗人表达的情感是?

    • A. 忧愁
    • B. 喜悦与陶醉
    • C. 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by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比较刘琬怀的《望江南》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描绘的是自然与闲适的生活,后者则表现了豪放与对生命的热情,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琬怀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