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军此腹忍饥惯,时事乃尔当何如。
百骸受病惫甚矣,微此一脉民其鱼。
白话文翻译:
将军您能忍饥受饿已经习惯了,那么现在的时局该如何应对呢?
我全身上下都受到疾病的折磨,只有这一丝微薄的水源,民众就像鱼一样依赖它生存。
注释:
- 将军:此处指代战斗中的将领,象征着军事和权力的代表。
- 腹忍饥惯:意为将军已经习惯了忍饥受饿,暗示战争带来的艰辛和困苦。
- 时事:时局和社会现状,反映当时的动荡与不安。
- 百骸:指全身的骨骼和身体,常用于表达身体的疲惫和痛苦。
- 微此一脉:指微薄的水源,象征着民众生存的希望。
- 民其鱼:比喻人民如同鱼一样,生活依赖于水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字季怀,号白云,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现对社会动荡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方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报旱》,关注民生,表达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关怀。
诗歌鉴赏:
《报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写于宋代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下。诗中以将军为喻,表达了对当时战争的无奈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开头的“将军此腹忍饥惯”,不仅描绘了将军的忍耐和坚韧,也暗示了战士在苦难中所承受的痛苦。接着,诗人转向时局,提出“时事乃尔当何如”,这句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安与疑惑,蕴含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百骸受病惫甚矣”描绘了诗人自身的痛苦,进一步渲染了全社会的病痛与无力感。最后一句“微此一脉民其鱼”则以生动的比喻将人民的生存困境与鱼的依赖水源相提并论,生动地反映出人民在艰难环境中求生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沉重与悲伤,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将军此腹忍饥惯:将军已习惯忍受饥饿,象征战争带来的常态。
- 时事乃尔当何如:对时局的无奈和困惑,表达对未来的担忧。
- 百骸受病惫甚矣:全身疲惫,描绘身体的痛苦,暗示社会的病态。
- 微此一脉民其鱼:水源微薄,人民依赖,象征生存的脆弱。
-
修辞手法:
- 比喻:“民其鱼”比喻人民对资源的依赖,形象生动。
- 对比:将军的忍耐与人民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将军与人民的对比,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的无奈与苦痛。作者通过对时局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将军”:象征权力与军队,反映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 “饥”:象征物质匮乏,反映人民生存的困境。
- “病”:象征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
- “水”:象征生命之源,反映人民依赖与脆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将军此腹忍饥惯”意指: A. 将军习惯了丰衣足食 B. 将军已经习惯忍饥受饿 C. 将军从不忍饥
-
“微此一脉民其鱼”中的“水”象征: A. 资源的丰富 B. 人民的生存依赖 C. 战争的胜利
-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春望》 杜甫
-
诗词对比:
- 方岳的《报旱》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但方岳更侧重于战争的无奈与人民的生存困境,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悲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方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