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9 22:32:37

镜里朱颜别有春,莫教明月翳纤云。

蛾眉招嫉何缘画,犀角通灵自辟尘。

寻絮影,认萍根,春泥春水总愁痕。

何如十二楼中住,放下珠帘了不闻。

意思解释

鹧鸪天

作者: 刘永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镜里朱颜别有春,
莫教明月翳纤云。
蛾眉招嫉何缘画,
犀角通灵自辟尘。
寻絮影,认萍根,
春泥春水总愁痕。
何如十二楼中住,
放下珠帘了不闻。

白话文翻译:

在镜子中,映出妆容如春的面容,不要让明月被细云遮挡。
那蛾眉似乎在招嫉,究竟为何要画得如此?
犀角的灵性自能辨别尘世的喧嚣。
我寻觅那飘絮的影子,认清了浮萍的根基,
春泥和春水留下了满心的愁苦痕迹。
比起在那十二楼中生活,
不如放下珠帘,任凭耳边的不闻。

注释:

字词注释:

  • 朱颜: 指美丽的面容。
  • : 遮蔽、遮挡。
  • 蛾眉: 形容眉毛如蝴蝶的翅膀,意指美人。
  • 犀角: 指犀牛的角,古时被认为具有灵性,能辟邪。
  • 寻絮影: 寻找飘动的柳絮影子。
  • 春泥春水: 指春天的泥土和水,象征柔情与伤感。
  • 珠帘: 珠帘是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通常用于装饰,象征富贵和美丽。

典故解析:
“十二楼”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所居之地,暗指深闺中的女子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常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鹧鸪天》写于清代,诗人可能处于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情感纠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运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爱情的感慨。开篇以“镜里朱颜别有春”引入,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青春,让人不禁联想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莫教明月翳纤云”则引发了对美好景象的珍惜与保护,仿佛在诉说美丽的事物在细微的遮蔽中也会失去光彩。

诗中“蛾眉招嫉何缘画”,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还暗示了美丽常常伴随着嫉妒与争议,这使得诗人对爱情的思考更为深刻。接下来的“犀角通灵自辟尘”,意在强调灵性与内心的清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春泥春水总愁痕”表达了春天的美丽虽然令人心醉,但也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愁苦。最终以“何如十二楼中住,放下珠帘了不闻”结束,直接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的厌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充满了细腻的诗意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镜里朱颜别有春: 形容女子的美丽如春天般娇艳。
  • 莫教明月翳纤云: 不要让明月被细云遮挡,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蛾眉招嫉何缘画: 对于美丽的嫉妒与争议的感慨。
  • 犀角通灵自辟尘: 具灵性的犀角可以辟邪,象征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 寻絮影,认萍根: 寻找飘浮的柳絮与认清浮萍的根基,象征自我认知与对生活的思考。
  • 春泥春水总愁痕: 春天的泥土和水带来的是愁苦的印记。
  • 何如十二楼中住,放下珠帘了不闻: 比起繁华的生活,不如放下所有,追寻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镜里朱颜”比喻美丽的面容。
  • 拟人: “犀角通灵”赋予犀角灵性。
  • 对仗: 如“春泥春水”与“寻絮影,认萍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与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传递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代表美丽与纯洁,象征理想生活。
  • 蛾眉: 代表女子的美丽和嫉妒。
  • 春泥春水: 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愁苦。
  • 珠帘: 象征生活的繁华与奢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永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镜里朱颜别有春”中的“朱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丽的面容
    C. 春天的颜色
    D. 明月

  3. 诗中提到的“十二楼”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贫穷的家
    C. 清静的环境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刘永济的《鹧鸪天》更多地关注于外在美与内心的矛盾,而李清照则更专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永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