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
时间: 2025-01-19 17:5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入淮河四绝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河边的所见所感。船只离开了洪泽岸边的沙土,我心中对淮河的感觉并不好。何必特意提及桑乾,那里才算远呢?在河中流的北边就是天涯!刘岳、张韩的国威早已建立,赵张二相也为皇基打下了基础。长淮咫尺,南北分明,泪水沾湿了秋风,我又能怨谁呢?两岸的船只各自远去,波浪交错难以相交。只剩下鸥鹭无拘无束,自在地飞翔。中原的父老们,不要空谈,遇见王者时也无法诉说心中的苦楚。归鸿虽远,依然不能言语,每年一度才飞至江南。
注释:
- 洪泽:指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是淮河的源头之一。
- 桑乾:指桑干河,位于北方,诗中用以表示遥远的地方。
- 中流:水流的中央,象征着不远的距离。
- 刘岳、张韩:刘备、岳飞,张良、韩信等历史人物,象征着建立国威的英雄。
- 赵张二相:指历史上两位名相,代表国家的基业。
- 归鸿:指候鸟,象征着归故乡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作多反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初次到达淮河时,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河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南北分割的无奈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初入淮河四绝句》通过描绘淮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船上,目睹两岸风景,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开篇提到“船离洪泽岸头沙”,展现了远离故乡的无奈,接着又通过“何必桑乾方是远”反问,指出其实在淮河中流的北边就已经是天涯,意蕴深刻,表达了对分隔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提及刘岳、张韩等历史人物,象征着建立国威的英雄,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而“长淮咫尺分南北”则进一步加深了南北分隔的无奈与痛苦,泪湿秋风,悲伤的情感伴随着凉风袭来。
最后几句描绘了鸥鹭自在飞翔的景象,形成与前面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浓烈,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船离洪泽岸头沙:船只驶离洪泽湖的沙滩,暗示着离开故乡的开始。
- 人到淮河意不佳:来到淮河,感觉并不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 何必桑乾方是远:反问中提到桑乾,实际上中流以北也已经是遥远的天涯,强调了距离的相对性。
- 刘岳张韩宣国威:提到历史人物,象征对国家的怀念与敬仰。
- 赵张二相筑皇基:历史上的两位名相,代表建立国家的基石。
- 长淮咫尺分南北:长淮河在眼前,却分隔南北,强调分裂的无奈。
- 泪湿秋风欲怨谁:在秋风中流下的泪水,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悲伤。
- 两岸舟船各背驰:两岸的船只朝不同方向行驶,象征着人心的分离。
- 波浪交涉亦难为:波浪之间的交互,难以相聚,增加了孤独感。
- 只余鸥鹭无拘管:独剩的鸥鹭自在飞翔,象征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 北去南来自在飞:鸥鹭的自由飞翔,与诗人的无奈形成对比。
- 中原父老莫空谈:劝中原的老百姓不要空谈时事。
- 逢着王人诉不堪:即使遇到王者,也无法诉说心中的苦。
- 却是归鸿不能语:归来的鸿雁也无法言说,表达了内心的无奈。
- 一年一度到江南:每年只有归鸿飞回江南,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北”与“东西”,形成对称之美。
- 拟人:如“泪湿秋风”使情感更加生动。
- 比喻:将归鸿比作对故乡的思念,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淮河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船:象征离别,承载着诗人的思乡情。
- 淮河:代表着分隔与距离,诗中情感的核心。
- 鸥鹭: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形成与诗人心境的对比。
- 泪水:情感的直接表达,展示了失落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哪个湖泊?
- A. 洪泽湖
- B. 太湖
- C. 洞庭湖
- D. 西湖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包括:
- A. 岳飞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王维
-
归鸿象征着:
- A. 自由
- B. 归属
- C. 思念
- D. 努力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但杨万里的情感更加集中在个人的失落与对历史的感慨,而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