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莲堂》

时间: 2024-12-29 17:53:13

仙根曾就华峰移,净引湘波出浴妃。

龙护先皇三字在,燕居旧尹一清非。

风檐摇影凉姿媚,月槛迷香冷艳肥。

平展水天菱唱远,竹山苍翠自成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根曾就华峰移,
净引湘波出浴妃。
龙护先皇三字在,
燕居旧尹一清非。
风檐摇影凉姿媚,
月槛迷香冷艳肥。
平展水天菱唱远,
竹山苍翠自成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仿佛仙根曾经在华丽的山峰上移植过,水波清澈地引导着湘江的波浪,像是沐浴的妃子一般。龙的庇护使得先皇的“三个字”得以传承,而燕子在昔日的治理者旁栖息,显得格外清幽。风摇曳着檐下的影子,姿态优雅动人;月光下的栏杆弥漫着香气,冷艳而丰腴。水天一色,菱角正远远地歌唱,竹山苍翠,形成了自然的屏障。

注释:

  • 仙根:指仙人的根基,象征着高雅的境界。
  • 华峰:华丽的山峰,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 湘波:指湘江的水波,寓意清澈和柔美。
  • 浴妃:指沐浴的女子,暗示着美丽与优雅。
  • 龙护:龙的庇护,象征着权威和保护。
  • 三字:可能指某种重要的文字或名字。
  • 燕居:燕子栖息,象征着宁静和安逸。
  • 冷艳肥:形容香气的清冷和丰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的一个宁静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给人以宁静的美感。诗人通过“仙根”、“华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理想的仙境。诗中提到的“湘波”和“浴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含了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历史的层面,提到“龙护先皇三字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隐含对现状的深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与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根曾就华峰移:指高雅的根基曾在华丽的山峰上扎根,暗示着高洁的身世。
  2. 净引湘波出浴妃:湘江的水波如同沐浴的妃子,展现出清丽的形象。
  3. 龙护先皇三字在:龙的庇护使得先皇的名号得以延续,象征着权威与历史的传承。
  4. 燕居旧尹一清非:燕子在昔日的治理者身边栖息,传达出宁静和清幽之感。
  5. 风檐摇影凉姿媚:微风掠过檐下,投射出优雅的影子,描绘出一种凉爽的美感。
  6. 月槛迷香冷艳肥:月光下的栏杆弥漫着香气,呈现出冷艳的气质。
  7. 平展水天菱唱远:水天一色,远处的菱角在歌唱,暗示着自然的和谐。
  8. 竹山苍翠自成围:竹林苍翠,仿佛自成一方天地,展示出自然的屏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波比作沐浴的妃子,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如“风檐摇影”和“月槛迷香”,构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菱唱远”,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传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根:象征高雅与超凡的境界。
  • 华峰:象征美丽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 湘波:象征柔美与清澈的水流。
  • 浴妃:象征优雅与美丽的女性形象。
  • 龙护:象征权威与保护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波”主要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自然美
    • C. 历史
  2. 诗中“月槛迷香冷艳肥”是指什么?

    • A. 月光下的美丽
    • B. 历史的传承
    • C.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风檐摇影”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和谐
    • B. 优雅的姿态
    • C. 历史的回忆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董嗣杲的《玉莲堂》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但董嗣杲更注重于细腻的描写与清幽的环境,而李白则更强调壮丽的山川与个人的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