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得楼》

时间: 2025-01-17 08:38:49

潋滟澄波漾彩椽,柳丝量绊俊游鞭。

傍湖莫厌官楼小,得月无如此地先。

迎榜书生空绛帐,抱琴才子沃金船。

壶天萧爽人人醉,雪色屏风画谪仙。

意思解释

先得楼

作者:董嗣杲 〔宋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潋滟澄波漾彩椽,
柳丝量绊俊游鞭。
傍湖莫厌官楼小,
得月无如此地先。
迎榜书生空绛帐,
抱琴才子沃金船。
壶天萧爽人人醉,
雪色屏风画谪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彩色的帆船在水中摇曳,柳条轻拂,仿佛在缠绕英俊的游人。湖边的小官楼虽小,却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在明月照耀下,别处难以找到如此美景。迎接书生的只是空荡荡的绛色帐篷,抱琴的才子却在金船上悠然自得。壶天的清爽让人陶醉,雪白的屏风上描绘着被贬的仙人。

注释

  •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澄波:清澈的水面。
  • 彩椽:色彩斑斓的帆船。
  • 柳丝量绊:柳条轻柔地缠绕,形象生动。
  • 官楼:指小官员的居所。
  • 得月:指在明月之下的美景。
  • 绛帐:红色的帐幕。
  • 沃金船:指装饰精美的船。
  • 壶天:指一种清凉的环境。
  • 谪仙:被贬的仙人,常指诗人或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季常,号山农,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思。

创作背景

《先得楼》写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文人聚集交往频繁,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先得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通过描绘湖光山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首联“潋滟澄波漾彩椽”用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湖水的美丽,紧接着用“柳丝量绊俊游鞭”表现了生活的惬意与游人的潇洒。虽然“傍湖莫厌官楼小”,但在月光下,这小楼却显得格外迷人,诗人通过这种反差,突显了自然景色的优越性。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书生与才子的情景,反映了文人间的交往与文化氛围,形成了优雅的氛围。最后两句以“壶天萧爽人人醉”总结全诗的美感,表现了人们在这优美环境中的陶醉与享受,雪色屏风则将诗人情怀与自然融为一体。整首诗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潋滟澄波漾彩椽:描绘湖面波光粼粼,船只在水面上轻轻荡漾。
  2. 柳丝量绊俊游鞭:柳枝轻柔地拂动,仿佛在缠绕游人,表现了自然的柔美。
  3. 傍湖莫厌官楼小:在湖边的小官楼并不让人厌烦,反而显得别致。
  4. 得月无如此地先:在明月下,湖边的景色无与伦比。
  5. 迎榜书生空绛帐:迎接书生的只有空荡荡的帐篷,反映出一种孤寂。
  6. 抱琴才子沃金船:才子抱琴,坐在装饰华丽的船上,显得悠然自得。
  7. 壶天萧爽人人醉:清爽的环境让人陶醉,表现出人们的欢愉。
  8. 雪色屏风画谪仙:以雪白的屏风描绘被贬的仙人,象征着高洁与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潋滟”比喻水波的美,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迎榜书生”和“抱琴才子”,形成对比,突出人物的形象。
  • 拟人:柳丝的“量绊”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场景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文人雅士交流的向往,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着流动与生命。
  • 柳丝:代表温柔与婉约,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 官楼:象征着人文气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
  • 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宁静,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先得楼》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董嗣杲
    • D) 李白
  2. 诗中“潋滟澄波”描绘的是什么?

    • A) 山的高峻
    • B) 湖的水面
    • C) 天空的云彩
    • D) 花的芬芳
  3. 诗中的“壶天萧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惆怅
    • B) 陶醉
    • C) 忧伤
    • D) 激愤

答案

  1. C) 董嗣杲
  2. B) 湖的水面
  3. B) 陶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先得楼》与《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董嗣杲的诗重点在于湖边的动人景色,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居的宁静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精华》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