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某夫人挽词1925》
时间: 2025-01-06 09:04: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幢西指,到涅拌彼岸,莲华涌地。灵照云何锋恁捷,放下漉篱而已。来也无生,冤哉谁说,了了如如谛。只园接引,净居何似龙子。刲股一再殚诚,疗亲应笑,阇夜多无计。感逝伤神香山老,合是佛光法嗣。明女瞿夷,初禅自在,慧业余文字。尼陀那竟,导师犹说根利。
白话文翻译:
金幢向西指引,渡过涅槃的彼岸,莲花在大地上涌现。灵光照耀,怎么能够如此迅捷,只需放下心中的烦恼。生命本来无生,冤屈又是谁说的呢,了了如如才是真理。只有那接引的园子,清净的居所何以比得上龙子。刲股一再殚诚,对亲人的治疗应当笑纳,而在夜里却无计可施。感叹逝去的,伤感于香山的老去,合该是佛光的法嗣。明亮的女子,初禅自在,智慧的事业超越文字。即便是尼陀那,导师依然说根基深厚。
注释:
- 金幢:指金色的幢幡,象征佛教的光辉。
- 涅槃:佛教用语,指解脱或超脱生死的境界。
- 莲华:象征洁净和高尚,常用于佛教文化中。
- 灵照:指灵性的照耀或启迪。
- 冤哉:冤屈,感叹。
- 了了如如:清晰明了,真实不虚的道理。
- 龙子:指佛教中的龙子,象征高贵和神圣。
- 刲股:自我牺牲,表示对他人的关怀。
- 香山:可能指香山寺,具有佛教文化背景。
- 明女瞿夷:可能指某位女性高僧或典型象征。
- 尼陀那:佛教术语,可能指某位导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40-1927)是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书法,追求清丽自然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佛教哲学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25年,正值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探讨,表达对人生命运、亲情的思考与感叹,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百字令·某夫人挽词1925》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挽词,诗人以佛教的涅槃为引子,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归宿。开篇“金幢西指,到涅拌彼岸,莲华涌地”,意象鲜明,展现了佛教中往生极乐的理想,暗示着对亡者的追思与祝福。接着,诗人以“灵照云何锋恁捷,放下漉篱而已”,劝慰生者放下执念,寻求内心的平静,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智慧。
在“来的无生,冤哉谁说,了了如如谛”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强调对存在的理解与接受,表现出一种对生死观的豁达态度。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既悲伤又超然,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幢西指:象征佛法的光辉,指引信徒走向解脱。
- 到涅拌彼岸:暗示亡者已达到安宁的境界。
- 莲华涌地:莲花的绽放象征清净和美好。
- 灵照云何锋恁捷:质疑灵性的启示为何如此迅速。
- 放下漉篱而已:意指放下烦恼,达到心灵的自由。
- 来也无生:强调生命无常,生与死本无定数。
- 冤哉谁说:反问生死的看法,探讨生死的意义。
- 了了如如谛:追求真实的道理,强调真实的智慧。
- 只园接引:指向佛教的净土,提及往生的理想。
- 净居何似龙子:对比清净的境界与高贵的存在。
- 刲股一再殚诚:表达对亲人关怀的无私奉献。
- 疗亲应笑:说明对亲人无私的爱与关怀。
- 阇夜多无计:暗示对夜的无奈与思考。
- 感逝伤神香山老:感叹逝去的岁月与时光的流逝。
- 合是佛光法嗣:表明对佛教的继承与信仰。
- 明女瞿夷:象征智慧女性,可能指某位高僧。
- 初禅自在:表现出对禅宗的追求与理解。
- 慧业余文字:强调智慧超越文字的表达。
- 尼陀那竟:可能提及某位著名的佛教导师。
- 导师犹说根利:指导师依然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佛教的理念比作光辉、莲花等。
- 对仗:在句式上使用对仗工整的形式,增强韵律感。
- 象征:通过意象传递深刻的哲理,如莲花象征清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死、佛教哲理展开,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悼与对生命真谛的探索,传递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幢:象征佛法的光辉与指引。
- 涅槃:代表解脱与安宁的境界。
- 莲华:象征纯洁、美好及高尚的情感。
- 灵照:象征智慧的启迪。
- 香山: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地点,象征逝去的岁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 诗中“金幢”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佛法的光辉
- C. 生命的轮回
- 诗中“金幢”象征什么?
-
填空题:
- 诗中提到的“莲华”象征__。
-
判断题:
- 诗人认为生命是有生的,生与死有明确的界限。(对/错)
答案:
- B
- 清净和高尚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言之诗》:探讨生命与死亡的哲思。
- 《送别》: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追求,展现出淡泊明志的情怀。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对人生的豪情与对逝去的感慨,风格截然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佛教文化与古诗词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