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无题》
时间: 2025-01-19 19:1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无题
作者: 刘雷恒 〔清代〕
早知离别,悔当初一笑等闲心许。自与云英成闲隔,回首玉京迷路。箧扇凉深,机丝露湿,冉冉三秋暮。钿蝉零落,伊州一曲谁鼓。就里多少相思,缄愁欲发,只欠归鸿度。竟夕清砧将远梦,分付月明来去。小影熏香,新诗断带,触著添愁绪。寄声安否。此情惟感鹦鹉。
白话文翻译
早知道会离别,我就不该让自己轻易许下心愿。自从和云英分别,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回头望去,玉京的路途变得模糊。箱中的扇子在凉意中深藏,机丝上露珠湿润,时光渐渐进入三秋的暮色。钿蝉已经零落,伊州的曲子又有谁在演奏呢?在这里有多少相思之情,被我压抑着,只欠一只归来的鸿雁。我整夜在清脆的砧板声中流连,向明月倾诉来去的思绪。小小的影子里飘散着香气,新写的诗篇断断续续,触动了我的愁绪。我寄去的声音,你是否安好?这份情感,唯有鹦鹉能理解。
注释
- 云英:指代诗中所思念的女子。
- 玉京:指代长安或天子之城,象征着繁华与理想的归处。
- 箧扇:指放在箱子里的扇子,暗示了曾经的回忆和宁静的时光。
- 伊州:古地名,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离愁别绪。
- 钿蝉:一种古代的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往日的情景。
- 缄愁:压抑着的忧愁。
- 寄声安否:寄出问候的声音,希望能得到回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雷恒,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常常反映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了离别和思念的时刻,心理的挣扎与情感的波动使得这首诗更具深度和感染力。它表露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 无题》通过对离别的切身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愁苦。首句“早知离别,悔当初一笑等闲心许”,以悔恨的口吻开启,直接点出离别之痛,令人感受到那种无奈与惋惜。其次,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箧扇凉深”、“机丝露湿”,不仅为诗歌增添了清新之感,也与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形成了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氛围。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层层递进,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执着与深沉的思念。尤其在“竟夕清砧将远梦,分付月明来去”一句中,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以清砧声寄托自己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此外,末尾“此情惟感鹦鹉”一语,既是对寄情于物的感慨,也是对知音难觅的叹息,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知离别,悔当初一笑等闲心许。
开篇即表明因离别而生的悔恨,反映出对当初轻率允诺的反思。 -
自与云英成闲隔,回首玉京迷路。
云英象征所思念的女子,二人已然天各一方,回首往昔的繁华,心中愁苦加深。 -
箧扇凉深,机丝露湿,冉冉三秋暮。
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凉意与孤寂,时间的流逝使得情感愈加沉重。 -
钿蝉零落,伊州一曲谁鼓。
音乐的消逝与人心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表达对往日欢愉的怀念。 -
就里多少相思,缄愁欲发,只欠归鸿度。
诗人自述相思之苦,心中愁情欲发,却仍待归鸿之信。 -
竟夕清砧将远梦,分付月明来去。
夜深人静,诗人将思念与梦境交织,明月成为思念的寄托。 -
小影熏香,新诗断带,触著添愁绪。
细节描写中融合了诗人对香气与新作的触动,加深了愁绪。 -
寄声安否。此情惟感鹦鹉。
最后用鹦鹉作为情感的象征,表达对理解与回应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情感更加具体化。
- 拟人:通过“寄声安否”赋予声音人的情感,使思念更具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出对于失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刻而感人,传达出一种对爱情深切的理解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英:象征爱情与思念的对象。
- 玉京: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地方。
- 箧扇: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
- 钿蝉:象征音乐与往日的欢乐。
- 月明:作为思念的寄托,象征着希望与等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雷恒是哪位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早知离别,悔当初一笑等闲心许”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悔恨
D. 满足 -
“寄声安否”中的“声”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书信
C. 问候
D. 口信
答案
- C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现出离愁与无奈。
- 《相见欢》(李煜):描绘离别情感,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离别为主题,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
- 白居易的《离骚》:同样充满了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与愁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雷恒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离愁别绪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