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霜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9:5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霜二首 其二》 —— 欧阳修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滟。
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
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芭蕉芰荷不足数,狼藉徒能污池槛。
时行收敛岁将穷,冰雪严凝从此渐。
咿呦儿女感时节,爱惜朱颜屡窥鉴。
惟有壮士独悲歌,拂拭尘埃磨古剑。
白话文翻译
荒凉的城墙和阴暗的草树,白天黑夜霜云的情意浓淡不一。
长淮河水渐渐落下,露出了洲渚,野潦初清,水面泛着涟漪。
兰花枯萎,蕙草死去,谁还会来吊唁呢?
残菊在篱根争相开放,艳丽的姿态令人惊叹。
青松在危机时刻仍坚守节操,正色凛然,不可侵犯。
芭蕉和荷花数目不胜数,杂乱无章只会污秽池边和栏杆。
时光在逐渐收敛,岁月将尽,冰雪也日渐严凝。
孩童们因感时而哀伤,爱惜自己红润的容颜,常常窥镜自照。
只有壮士独自在悲歌,拂去尘埃磨练古剑。
注释
- 荒城:指废弃的城市,形容荒凉。
- 霜云:霜和云,象征天气的变化。
- 洲渚:洲和渚,指水中的小岛或沙洲。
- 兰枯蕙死:兰花枯萎,蕙草死亡,象征生死无常。
- 青松守节:青松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
- 芭蕉芰荷:芭蕉和荷花,常被用来形容繁华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诗、文、词皆有造诣,以散文和诗歌最为人称道,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发生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变革,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新霜二首 其二》是欧阳修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后,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敏感与忧伤。开篇讲述的是荒凉的城市和阴暗的草树,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长淮河的水渐渐退去,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暗喻人生的起落。
而“兰枯蕙死谁复吊”这一句,直接切入了生命的主题,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使人感到无奈。接下来,青松在危机时刻坚持自己的节操,形成了与前面凋零的花草鲜明的对比,突出一种高尚的品格。在此基础上,诗人将视野转向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感受,特别是孩童的爱惜与壮士的悲歌,体现了对不同年龄段人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不仅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作者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荒城草树多阴暗:荒凉的城中草木繁茂,却显得阴暗。
- 日夕霜云意浓淡:白昼与黑夜中的霜云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
- 长淮渐落见洲渚:长淮河水退去,露出洲渚,象征生命的变迁。
- 野潦初清收潋滟:水面初清,泛起涟漪,暗示生活中的细腻与美好。
- 兰枯蕙死谁复吊:兰花和蕙草的枯死,唤起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 残菊篱根争艳艳:残菊在篱根争相开放,体现生命的顽强。
- 青松守节见临危:青松在危急时刻坚守节操,展现高尚的品格。
- 正色凛凛不可犯:青松的凛然正气,不容侵犯。
- 芭蕉芰荷不足数:芭蕉和荷花繁多,但杂乱无章。
- 狼藉徒能污池槛:杂乱只会污秽环境,象征无序的生活。
- 时行收敛岁将穷:时间在流逝,岁月渐尽,寓意生命的无常。
- 冰雪严凝从此渐:冰雪逐渐凝结,象征冬天的来临和生命的终结。
- 咿呦儿女感时节:孩童因时节感伤,体现对生活的珍惜。
- 爱惜朱颜屡窥鉴:爱惜自己年轻的容颜,常常照镜自赏。
- 惟有壮士独悲歌:只有壮士在悲歌,表现出对理想与生活的反思。
- 拂拭尘埃磨古剑:拂去尘埃,磨练古剑,象征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兰枯蕙死”与“残菊篱根”,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咿呦儿女感时节”,赋予孩童情感。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结合,富有哲理。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荒城:象征衰败与无常。
- 青松:象征坚韧与高尚。
- 兰枯蕙死: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消逝。
- 孩童与壮士:代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视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兰枯蕙死”的意思是? A. 兰花盛开
B. 兰花枯萎
C. 兰花香气
答案:B -
诗中“青松守节”的含义是什么? A. 青松长大
B. 青松坚守原则
C. 青松开花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咿呦儿女”指的是哪个群体? A. 老人
B. 孩童
C. 壮士
答案:B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选》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对人生的豪情与壮志,与欧阳修的沉思形成对比。
- 杜甫《春望》:均体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通过这些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新霜二首 其二》这首诗的内涵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