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行》
时间: 2025-01-01 14:55:43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
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
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
天荒虎不饥,旰人饲岩阻。
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
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
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
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
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
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
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
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
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
千里山海关,万里辽阳戍。
严城啮夜星,村镫照秋浒。
长桥浮水面,风号浪偏怒。
欲渡不敢撄,桥滑足无屦。
前牵复后曳,一跌不复举。
过桥歇古庙,聒耳闻乡语。
妇人叙亲姻,男儿说门户。
欢言夜不眠,似欲忘愁苦。
未明复起行,霞光影踽踽。
边墙渐以南,黄沙浩无宇。
或云薛白衣,征辽从此去。
或云隋炀皇,高丽拜雄武。
初到若夙经,艰辛更谈古。
幸遇新主人,区脱与眠处。
长犁开古迹,春田耕细雨。
字牧马牛羊,斜阳谷量数。
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
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逃荒行
作者: 郑燮 〔清代〕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
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天荒虎不饥,旰人饲岩阻。
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
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
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
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
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千里山海关,万里辽阳戍。
严城啮夜星,村镫照秋浒。长桥浮水面,风号浪偏怒。
欲渡不敢撄,桥滑足无屦。前牵复后曳,一跌不复举。
过桥歇古庙,聒耳闻乡语。妇人叙亲姻,男儿说门户。
欢言夜不眠,似欲忘愁苦。未明复起行,霞光影踽踽。
边墙渐以南,黄沙浩无宇。或云薛白衣,征辽从此去。
或云隋炀皇,高丽拜雄武。初到若夙经,艰辛更谈古。
幸遇新主人,区脱与眠处。长犁开古迹,春田耕细雨。
字牧马牛羊,斜阳谷量数。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
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逃难者的艰辛旅程。他为了生存而卖掉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最终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在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危险,甚至豺狼虎豹都在伺机而动。他感叹自己身体的疲惫,看到别人也在忍受着相似的痛苦。诗中提到他在路边看到丢弃的婴儿,心中怜惜,拾起后又为他人抚养。他与其他逃难的妇女相依为命,分享着彼此的悲伤与希望。最后,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主人,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身立命。然而,虽然遇到了一些好心的人,他的心中仍然充满忧伤,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注释:
- 十日卖一儿:十天卖掉一个儿子。
- 五日卖一妇:五天卖掉一个妻子。
- 茫茫即长路:茫茫无尽的道路。
- 天荒虎不饥:天荒地老,连老虎也不再饥饿。
- 道旁见遗婴:在路旁看到被遗弃的婴儿。
- 长桥浮水面:长长的桥浮在水面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逃荒的年代。诗人在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困苦后,表达了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逃荒行》是一首充满悲怆的叙事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逃难者的艰辛与无奈。诗中不仅有对人性深刻的思考,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郑燮通过对逃难者生活的真实刻画,展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尤其是对家庭的撕裂与破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悲凉,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展示了人在绝境中的挣扎与无助。生与死的抉择、家庭的破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温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反复出现的“卖”、“逃”字,折射出人们在生存面前的无奈与悲哀。
此外,郑燮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豺狼”、“虎”、“桥”等,象征着逃难路上的危险与艰难。诗歌的结尾,尽管有新的开始,但内心的悲伤依然无法消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令人感触颇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描绘了逃难者被迫卖掉亲人的惨状。
- 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表达了孤独无助的心境。
- 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描绘了逃难路途的艰难和遭遇的危险。
- 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形容逃难者在饥饿中看到食物的渴望与绝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虎狼比作人间的危险,强调逃难者的恐惧。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逃难者的感受结合,增强情感的共鸣。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战争与逃难的描绘,反映了人间苦难与对生命的珍视,展现了人性在绝境中的挣扎与希望。
意象分析:
- 豺狼、虎:象征着逃难路上的危险与威胁。
- 遗婴:代表着无辜与被遗弃的生命,激发怜悯之情。
- 桥:象征着生存的希望与艰难的跨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日卖一儿”意指什么?
A. 十天卖掉一个儿子
B. 十天卖掉一个女人
C. 十天卖掉一个朋友 -
诗中提到的“豺狼”象征什么?
A. 友善的邻居
B. 逃难者的同伴
C. 逃难路上的危险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轻松愉快
B. 沉重悲凉
C. 平淡无奇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表达了对战乱与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郑燮的《逃荒行》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乱时代的民生困苦,但郑燮更强调个体的悲苦与挣扎,而杜甫则具有更强的历史感与社会批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郑燮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逃荒行的历史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