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秋寄友人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
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
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九华山隐居,然而如今却遭受乱世,心中感到不安。这里是我可以安享晚年的地方,但新秋时节却还未归来。生病时芳草已枯萎,心中愁苦如白云漂浮。与我志同道合的樵夫朋友,音信往来也变得稀少。
注释:
- 九华:指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 屏迹:隐居、退隐的意思。
- 罹乱:遭遇动乱,指时局动荡。
- 心违: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冲突。
- 新秋:指新的秋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芳草歇:芳香的草已经枯萎,象征着生病和失落。
- 愁里白云飞:心中愁苦,仿佛白云在空中飘荡。
- 樵侣:指砍柴的朋友。
- 音书近亦稀:音信和书信的往来变得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藏菴,唐代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罗隐的生活经历多次经历政治动荡,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创作背景:
《初秋寄友人》是罗隐在晚年写给友人的诗,反映了他在动乱时代的孤独与思念。此时正值初秋,诗人感到时光流逝,内心惆怅,寄情于自然景物之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九华曾屏迹”,提及曾经的隐居生活,暗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罹乱与心违”,通过对比,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外界动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心灵的孤独与挣扎。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身处病痛与愁苦之中的状态,芳草的枯萎象征着生命的无常,白云的漂浮则映射了他内心的忧虑与无奈。最后“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更是道出了友人间音信难求的悲哀,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华曾屏迹:曾经在九华山隐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回忆。
- 罹乱与心违:遭逢动乱,内心不安,反映出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是处堪终老:这里是理想的安老之所,表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新秋又未归:新秋时节已到,自己却仍未归去,暗含对时间的感慨。
- 病中芳草歇:生病的状态使得周围的景物也失去生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
- 愁里白云飞:愁苦的心情如白云飘荡,形象生动,显示出内心的忧伤。
- 樵侣兼同志: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表明对友谊的珍视。
- 音书近亦稀:音信交流的稀少,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白云飞,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动乱时代中的孤独、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华山: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理想。
- 芳草:代表生命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是枯萎,象征失去与无常。
- 白云:象征愁苦与漂浮的心情,富有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初秋寄友人》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罗隐
- D. 白居易
-
诗中“新秋又未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失落
- C. 喜悦
-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芳草”象征着什么?
- A. 生机
- B. 死亡
- C. 痛苦
- D. 友谊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侧重于环境的描绘与情感的直接表达。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是从家庭情感出发,反映出战乱对家庭的影响,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