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大凌河》

时间: 2025-01-16 22:53:11

晴山迢递去茫茫,秋草平沙古战场。

一日拓疆穷海上,百年归马在山阳。

沟渠但使分清溜,丰乐端应见此乡。

闻道昔年烟火集,河间五十有三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山迢递去茫茫,
秋草平沙古战场。
一日拓疆穷海上,
百年归马在山阳。
沟渠但使分清溜,
丰乐端应见此乡。
闻道昔年烟火集,
河间五十有三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遥远的青山和广袤的秋草,曾经是一片古老的战场。今天我们在海上拓展疆域,一百年后归来的马儿在山阳悠然吃草。沟渠只要能够分清流水,丰乐的美好应该能够在这里显现。我听说往年这里曾经烟火气息浓厚,河间地区有五十多个村庄。

注释:

  • 迢递:形容山路遥远。
  • 茫茫:形容广阔而无边的样子。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古战场:指历史上曾经发生战争的地方。
  • 拓疆:开辟疆域。
  • 百年归马:指一百年后归来的马,暗示历史的延续。
  • 沟渠:指分水的沟渠。
  • 丰乐:富饶的乐土。
  • 烟火集:指曾经繁荣的市集或聚居地。
  • 河间:特指河间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鄂容安,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渡大凌河》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变革与对外扩张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渡大凌河》以其苍茫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首联“晴山迢递去茫茫,秋草平沙古战场。”以广阔的山河和古战场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历史悠久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追忆。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在“百年归马在山阳”中,借马的归来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回归,体现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接下来的“沟渠但使分清溜,丰乐端应见此乡。”则表现了对土地的希望与祝愿,流露出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期盼。

最后两句“闻道昔年烟火集,河间五十有三庄。”则用数字描绘出河间地区的繁荣与生机,形成对比,突显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歌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构筑了一幅历史与自然共生的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山迢递去茫茫:描绘了晴朗的天空下,山峦迭起,远方似乎无尽无边,营造出辽阔的空间感。
  2. 秋草平沙古战场:秋天的草地和沙地,曾经是古老的战场,暗示着历史的沉重。
  3. 一日拓疆穷海上:指在一天之内开拓疆域,强调了历史的进程与变迁。
  4. 百年归马在山阳:百年后归来的马,象征着对故乡的归属感。
  5. 沟渠但使分清溜:只要沟渠能够清晰地分开水流,象征着人对自然的治理与和谐。
  6. 丰乐端应见此乡:希望能够看到家乡的富饶与美好。
  7. 闻道昔年烟火集:听说往年这里曾经热闹非凡。
  8. 河间五十有三庄:具体地点的描绘,展现了河间地区的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的结合,形成一种隐喻。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水、马、乡村等意象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期盼。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对土地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永恒。
  •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富饶。
  • :象征着归属与记忆。
  • 沟渠: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 烟火:象征着繁荣的生活和人们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战场”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遗迹
    c) 现代城市

  2. 诗中“百年归马”暗示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历史的反思

  3. “丰乐”指的是什么? a) 贫困的地方
    b) 富饶的家乡
    c) 荒凉的战场

答案:

  1. b) 历史遗迹
  2. a) 对故乡的怀念
  3. b) 富饶的家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渡大凌河》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但《春望》更多地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愤,而《渡大凌河》则更侧重于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历史与自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