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江左早发长清行二百里宿宁阳简同行阿广庭农部 其一》
时间: 2024-12-28 10:2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回首华阳观,钟声杳不闻。
随人山叠叠,辞树叶纷纷。
欲渡西江水,初离东岱云。
年来离绪在,联辔话斜曛。
白话文翻译:
回头望去华阳观,钟声早已听不见。
随着人群山峦重叠,离别时树叶纷飞。
想要渡过西江水,刚刚离去东岱的云。
这些年来的离愁别绪,马缰绳相连谈论着斜晖。
注释:
- 华阳观:古代道教寺庙,位于四川。
- 杳不闻:声音渺远,听不见。
- 随人山叠叠:形容人群如山一样重重叠叠。
- 辞树叶纷纷:告别时树叶飘落,象征离别的伤感。
- 西江、东岱:地理名词,西江指的是西江水系,东岱指的是东岱山。
- 联辔:联结缰绳,表示同行。
- 斜曛:夕阳西下,指黄昏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鄂容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多以山水、离别为主题。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诗人即将出发赴江南的前夕,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与离别的伤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更加显得深沉。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即将离家时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回首华阳观,钟声杳不闻”,不仅描绘了作者回望故乡的情景,还体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感慨,钟声的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随后的“随人山叠叠,辞树叶纷纷”则通过“山”和“树”两种自然意象,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场景,树叶的纷飞似乎在诉说着不舍和忧伤。
接下来的“欲渡西江水,初离东岱云”,诗人用“渡水”与“离云”的意象,呈现了他对未来征途的期盼与不安。西江水的辽阔与东岱云的轻盈形成了鲜明对比,正如作者内心的矛盾,既渴望前行,又难以割舍。
最后一句“年来离绪在,联辔话斜曛”则将情感升华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联缰的象征意义不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暗示着在时光的流逝中,离愁别绪始终伴随。
全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家乡的眷恋,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回首华阳观,钟声杳不闻:回望故乡的华阳观,钟声已经听不见,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在的失落。
- 随人山叠叠,辞树叶纷纷:随着人群的涌动,山峦重重叠叠,告别时树叶飘落,表现出离别的情景。
- 欲渡西江水,初离东岱云:想要渡过西江的水,刚刚离开东岱的云,表现出出行的渴望与对故乡的依恋。
- 年来离绪在,联辔话斜曛:这些年来的离愁别绪,马缰相连,傍晚时分谈论,表明了朋友间的情感联结与对未来的期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树叶的纷飞仿佛在诉说离别之情,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离别与乡愁,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在离别时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华阳观: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钟声: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
- 山:人群与自然的结合,象征团结与分离。
- 树叶:离别时的伤感,象征着不舍。
- 西江水:未来的希望与未知。
- 东岱云:故乡的依恋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阳观”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道教寺庙
B. 一座山
C. 一条河流 -
“钟声杳不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兴奋 -
“欲渡西江水,初离东岱云”中的“西江水”象征什么? A. 过去
B. 未来
C. 现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而鄂容安的这首诗则更注重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面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