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时间: 2025-01-19 10:59:44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万事从初聊复尔,百年强半欲何之?

画堂蟋蟀怨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

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秋
作者: 陆游 〔宋代〕

西风繁杵捣征衣,
客子关情正此时。
万事从初聊复尔,
百年强半欲何之?
画堂蟋蟀怨清夜,
金井梧桐辞故枝。
一枕凄凉眠不得,
呼灯起作感秋诗。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的吹拂下,杵声像在捣打征衣,
此时此刻,游子心中满是思乡的情感。
万事都是从开始聊起的,
而人生的岁月已过去一半,最终又能去往何处呢?
画堂中蟋蟀在怨恨这清冷的夜晚,
金井边的梧桐树也在告别它的旧枝。
我在凄凉的枕头上难以入眠,
点亮灯火,起来写下这首感秋的诗。

注释:

  • 繁杵:指杵声,表现秋天的肃杀和沉重。
  • 客子:指流浪在外的人,游子。
  • 关情:思念、关怀的情感。
  • 万事从初: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从最初开始的。
  • 画堂:指画有墙壁的房屋,象征着内心的空间。
  • 蟋蟀:秋天常见的小虫,代表秋夜的寂寞。
  • 金井:金井指的是精致的水井,象征富贵与优雅。
  • 辞故枝:辞别旧的枝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的情感。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屈辱,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秋天,正值作者晚年,心境愈加沉重。诗中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秋天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感秋》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索的诗。诗人在西风的吹拂中,感受着秋天的凉意,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反思。开篇的“西风繁杵捣征衣”便直指主题,西风带来的不仅是天气的寒冷,更是对游子心理的冲击。陆游用“万事从初聊复尔,百年强半欲何之?”表达了对人生的疑惑与无奈,似乎在问自己,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自己究竟追求了什么,最终又能得到什么。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夜的寂寞,蟋蟀的鸣叫与梧桐的凋零,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呼灯起作感秋诗”,更是将诗人的孤寂与思考凝聚在一起,体现出诗人对秋天深刻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深切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风繁杵捣征衣:西风的吹拂让人感到寒意,杵声象征着征衣的沉重,暗示游子的孤独与疲惫。
    • 客子关情正此时:游子此刻的思乡情感尤为强烈。
    • 万事从初聊复尔: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最初开始,暗示人生的无常。
    • 百年强半欲何之:人生已过半,究竟要追求什么,带有疑问与感叹。
    • 画堂蟋蟀怨清夜:蟋蟀在秋夜的鸣叫中充满怨恨,象征着寂寞与孤独。
    • 金井梧桐辞故枝:金井边的梧桐树在秋天告别旧枝,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
    • 一枕凄凉眠不得:在孤独的夜晚,难以安眠,内心的惆怅。
    • 呼灯起作感秋诗:点亮蜡烛,写下对秋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秋的深刻感悟。
  • 修辞手法

    • 拟人:蟋蟀“怨”清夜,赋予了蟋蟀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万事从初聊复尔,百年强半欲何之”,形成了对比和启发。
    • 隐喻:西风与秋天的结合,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秋天的凄凉展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它不仅是对秋天的感受,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带来凉意与思念。
  • 征衣:代表游子的心境,象征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 蟋蟀:秋天的虫鸣,象征着寂寞与孤独。
  • 金井:象征富贵与优雅的生活,但又带有离愁。
  • 梧桐: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秋》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2. 诗中“万事从初聊复尔”表达了什么? A. 对人生的思考
    B. 对秋天的赞美
    C. 对爱情的怀念

  3. 诗中用哪种意象来表现孤独? A. 西风
    B. 蟋蟀
    C. 梧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兴八首》与陆游的《感秋》,两者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与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命运,而陆游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