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感怀》
时间: 2024-10-16 19:14: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夕感怀 谭嗣同 〔清代〕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白话文翻译:
古今的时光都被岁月所断送,昏昏沉沉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谁能想到羲仲在宾日之时,天空已是共工撞破的残缺。 桐树等待凤凰的鸣叫,心志不灭;泽地因龙的出现,内心却难以坚定。 寒冷的灰烬自知终将消歇,幸赖有诗歌的力量与之斗争。
注释:
- 断送:消磨,流逝。
- 昏昏:形容状态模糊不清。
- 腊酒:年终祭祀时所用的酒。
- 羲仲寅宾日:羲仲,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寅宾日,指太阳升起的时候。
- 共工缺陷天:共工,古代神话中的水神,传说他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
- 桐待凤鸣:比喻期待贤才的出现。
- 泽因龙起:泽地因龙的出现而变得不平凡。
- 寒灰:比喻消沉的心情或状态。
- 自分:自知。
- 诗兵:指诗歌的力量。
- 斗火田:比喻用诗歌来对抗消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和改革图强的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除夕之夜,诗人感慨岁月的流逝和国家的衰败,同时表达了自己不灭的志向和对诗歌力量的依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神话传说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志向的坚持。诗中“断送古今惟岁月”一句,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而“桐待凤鸣心不死”则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两句“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则巧妙地将诗歌的力量与对抗消沉的决心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断送古今惟岁月”,诗人感慨岁月的无情,古今的一切都被时间所消磨。
- 次句“昏昏腊酒又迎年”,描述了除夕的氛围,人们在昏沉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 第三句“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通过神话传说,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天命的残缺。
- 第四句“桐待凤鸣心不死”,用桐树等待凤凰的鸣叫来比喻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自己的不灭志向。
- 第五句“泽因龙起腹难坚”,泽地因龙的出现而变得不平凡,但内心却难以坚定,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情。
- 最后两句“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诗人自知消沉的状态终将消歇,幸赖有诗歌的力量与之斗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桐待凤鸣”、“寒灰”等,用具体的形象来比喻抽象的概念。
- 拟人:如“岁月”被赋予了“断送”的动作,使其具有人的行为特征。
- 对仗:如“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岁月的流逝和国家的衰败,同时表达了对个人志向的坚持和对诗歌力量的依赖。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岁月、腊酒、羲仲、共工、桐、凤鸣、泽、龙、寒灰、诗兵。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羲仲和共工象征天命和国家的衰败,桐和凤鸣象征对贤才的期待,寒灰象征消沉的状态,诗兵象征诗歌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桐待凤鸣”比喻什么? A. 期待贤才的出现 B. 期待春天的到来 C. 期待战争的胜利
- “寒灰自分终消歇”中的“寒灰”象征什么? A. 消沉的心情 B. 寒冷的天气 C. 熄灭的火堆
- 诗中提到的“共工缺陷天”是指什么? A. 天命的残缺 B. 天气的变化 C. 天空的美丽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谭嗣同的其他诗作,如《狱中题壁》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其他维新派诗人的作品,如梁启超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战乱的直接感受,而谭嗣同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改革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全集》
- 《中国近代诗歌研究》
- 《清诗选》